浅谈城市竖向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浅谈城市竖向规划设计

李海东

——以《松山湖台湾园台中路以北区域竖向规划》为例

李海东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广东东莞

摘要:竖向规划是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城市规划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松山湖台湾园台中路以北区域竖向规划》为例,探究竖向规划如何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随坡就势,结合其内在的要求和各自的特点,做好高程上的完美安排,以便科学合理的指导城市建设。

关键词:松山湖;竖向规划;因地制宜。

1、城市竖向规划的理解

城市竖向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庞大的工程,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既要使用地适宜于布置建(构)筑物,满足防洪、排涝、交通运输、管线敷设、景观衔接的要求,又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质等环境条件。城市竖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1)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3)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4)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5)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2、松山湖台湾园台中路以北区域竖向规划背景及范围

(1)规划背景

松山湖台湾园台中路以北区域主要为华为开发地块集中区,周边区域设有智能制造的华为南方基地、高新技术研发的华为终端总部、华为人才公寓及华为大学等[2]。根据华为的战略部署,规划区内涉及两块居住用地需调整为学校用地,由于地块性质布局的改变,需要进行竖向重新规划,以便更好地指导地块建设。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意向调整学校地块周边城市干道围绕的区域,东至桃园路、南到台中路、西临东胜路、北接富通路,总面积约100公顷。

(2)满足防洪排涝标准及场地排水条件

基于内涝防治思想开展城市竖向规划,借助风险模拟分析,在城市规划阶段,提出竖向控制要求,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日后的城市内涝风险[3]。通过合理的竖向标高设计,避免区内出现局部“盘底”位置,引起地面径流快速汇入,形成内涝点;通过梳理区内调蓄滞水区、北排渠及道路上的主干箱涵,使道路和场地坡向朝向排水分区内的排水主通道及调蓄空间,满足雨水排放需求。

(4)土方平衡

规划区现状地势起伏较大,用地的开挖和填方都会涉及较大的土方量,直接关系到规划实施的经济成本,因此,在满足以上各项因素的前提下,将区内土方进行平衡,尽量减少规划实施的土方工程量,节约成本,降低造价。

4、松山湖台湾园台中路以北区域竖向规划成果

(1)道路、场地标高及坡度

规划区道路竖向标高控制在16.10m~26.60m,北区一路(内环路)标高控制在16.10m~23.00m,整体坡向为自北向南,与基隆路、阿里山路交叉处采用增设变坡点下穿交叉的形式,使原下沉段提高至可与场地顺接,并保证每个地块有至少两个地面出入口。道路坡度原则上按0.3%≤道路坡度≤7.0%控制,变坡点处严格控制坡度及坡长。

规划区场地整体标高控制在20m~25m,地块坡度控制在0.3%左右,以平整易布局原则进行控制。

从表格看出,规划范围内挖方量与填方量大致相等,多余的挖方运距不超过10公里,经济效益较好。

(3)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分区

规划范围内划分四个雨水排水分区,分别排至北排渠和现状雨水箱涵,最终排至松木山水库泄洪渠;规划范围内划分四个污水分区,地块污水排至周边的现状污水管和北排渠截污管,最终排至大朗镇污水处理厂。

2)排水量计算

规划采用东莞市2016年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P取5年,地面集水时间取10分钟,综合径流系数取0.70;污水量计算按平均日用水量的90%计算。

3)管道布置

北区一路(内环路)沿线设置D600~D800雨水管,单独收集道路雨水后,在下穿基隆路位置设置雨水泵站进行强排,学校地块南侧利用道路退缩绿地布置D600~D1000雨水管,单独往现状雨水管渠及北排渠排放,其余区域沿道路坡度设置D600~D1200雨水管,就近接入现状雨水管渠;学校地块南侧利用道路退缩绿地布置D400污水管,往现状截污管排放,其余区域沿道路坡度设置D400~D600污水管,就近接入现状截污管道。

5、结束语

城市竖向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与规划实施的经济成本密切相关,在进行城市竖向规划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反复推敲,循环复核的模式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

参考文献:

[1]《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S]2016

[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东部地区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M]2012

[3]王强,刘子龙,曾玉蛟.基于内涝防治的城市竖向规划技术方法研究[J].给水排水,2018,54(04):36-40.

[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S]2012

[5]武文广,张晓辉,王焱焱.探析城市用地竖向规划——以《包头市新都市中心区西北组团竖向规划》为例[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