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的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的危险因素分析

田威威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8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各患者不同的入院时间分组,住院时间在3d~5d内为A组,住院时间为超过5d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的临床指标变化及危险因素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的心率、APACHEⅡ、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DIC发生率显著(2.94%)低于B组(29.41%)。结果显示,APACHEⅡ、乳酸水平、平均动脉压、DIC发生率可作为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APACHEⅡ、乳酸水平、DIC发生率与其呈正相关,平均动脉压与其呈负相关。结论:通过对ICU重症感染患者在不同治疗时间段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缩短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ICU;重症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270-02

重症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多见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若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延长一定的ICU治疗时间[1]。多数资料分析,ICU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时间可因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而延长,包括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心率、乳酸水平、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2]。因此,需要严密监测ICU病房情况,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予以有效处理,力求帮助患者获取一个良好的预后[3]。本次研究,2016年3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8例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期间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8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各患者不同的入院时间分组,住院时间在3d~5d内为A组,住院时间为超过5d者为B组。A组(n=34)中有18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在18~54岁之间,平均(42.51±3.62)岁。B组(n=34)中有19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42.61±3.5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行性(P>0.05)。

1.2方法

对比分析A组、B组患者的心率、APACHEⅡ、乳酸水平及平均动脉压,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及危险因素(心率、APACHEⅡ、乳酸水平、平均动脉压、DIC发生率)。临床指标评定标准:心率正常值为60~100次/min;乳酸水平正常值为0.5-1·6mmol/L;正常成年人平均动脉压正常值为70~105mmHg。APACHEⅡ评分标准:最高值为71分,>15分为重症患者,<15分为非重症者。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采用独立样本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χ2表示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临床指标变化比较

A组的心率(112.32±14.52)次/min、APACHEⅡ(18.42±2.51)分、乳酸水平(2.58±1.19)mmol/L均显著低于B组(115.57±14.62)次/min、(18.42±2.51)分、(5.76±1.59)mmol/L,其平均动脉压(68.62±10.15)mmHg显著高于B组(50.54±9.82)mmHg;其DIC发生率显著(2.94%)低于B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临床指标变化比较

3.讨论

重症感染是十分急性的一种综合征,具有急性、进行性、病情紧急、预后极差等诸多特点,其MODS、感染性休克、DIC等多种并发症,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重症监护室患者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增加重症感染风险[4]。据统计,ICU重症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已超过50%。国内有学者的研究资料显示,ICU患者本身病情较为严重,病情发展较快,重症感染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ICU患者的治疗进程[5-6]。因此,需要对ICU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改善其临床症状,可显著降低ICU重症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率。

重症感染患者多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若治疗不及时或控制不当,会很快发展为感染性休克,DIC发生率、APACHEⅡ、乳酸水平及平均动脉压是增加重症感染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7]。相关资料已证实,在ICU重症感染者接受治疗期间,监测乳酸水平、平均动脉压,评估APACHEⅡ,统计DIC发生率,对判断重症患者的预后情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8]。本研究表明,A组的心率、APACHEⅡ、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DIC发生率显著(2.94%)低于B组(29.41%)。经过危险因素分析后,发现APACHEⅡ、乳酸水平、平均动脉压、DIC发生率可作为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APACHEⅡ的分值越高表示重症感染者的ICU治疗时间越长。重症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随乳酸水平的升高而加重。乳酸水平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也有重要的评估价值,若乳酸水平能够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则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较好,可明显缩短ICU的具体治疗时间[9]。DIC发生是经过重症感染者血液中存在的蛋白酶所导致的,纤维蛋白酶的增多预示着DIC率越高,可明显延长ICU治疗时间[10]。重症感染患者一旦发生DIC后,需要积极治疗,快速解决问题,才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好地改善预后情况。而APACHEⅡ评分与重症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APACHEⅡ评分越高说明该疾病的死亡率越高,预后情况越差,住院时间越长,故APACHEⅡ评分、重症感染的严重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有专家研究资料中表示,重症感染也一种以纤维蛋白溶解、可溶性纤维蛋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1-12]。心率异常、感染、创伤及其他因素均可致使机体产生炎症反应,从而诱导DIC等疾病发生[13]。诸多资料已充分表明,ICU患者的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会受DIC发生等其他疾病发生率的升高而延长[14-15]。因此,对于ICU患者需要提早对DIC等疾病采取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其病发率,提高ICU患者的生存率,加快其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感染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时间段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缩短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继先,沈志芳,胡丹,等.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时的危险因素[J].中国处方药,2016,14(12):5-6.

[2]林秋劲.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4):24-25.

[3]孙晓霞,王士忠.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41-142.

[4]刘星.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9):1382-1383.

[5]孙晓霞,王士忠.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时间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176-177.

[6]王金荣,高攀,郭淑芬,等.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2009年至2015年864例病例回顾[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8):704-708.

[7熊寒露.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20-3221.

[8]胡浩.ICU患者导管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1(12):291-292.

[9]李鸿雁,郭彦言.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563-1565.

[10]李霞,王利平,张珊珊.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67-368.

[11]贾红雨,杨凤华,仲素艳.重症感染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16-117.

[12]李伟,斯一夫,姜建平,等.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对策[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5):923-925.

[13]姚彬,习慧明.ICU66例血流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721-4723.

[14]任冬云.ICU患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57-258.

[15]余娇阳.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