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注意力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注意力的探索

朱鸿雁李荟

地址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133700

摘要:注意力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具有自发性的特点,但是也能间接的受到教师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注意力十分必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中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听讲,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扰,教师要结合现代化的教育需求,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同学积极学习。文章从小学生、教师和课堂出发,针对日常的教导习惯,总结出了具体的创新培养方法。

关键字:小学数学;思维注意力;提高措施

注意力强调的是对于事物认识的专心程度,具有主观意识。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由于小学生性格上好动,心智上还不成熟,不能够严于规范自己,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数学的趣味性较低,数字的组成与运算提不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导致了学习不够专心,不热爱课堂学习,学习成绩也不是十分的理想。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思维注意力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够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注意力,教师要培养自己的亲和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小学生做朋友,认真观察每个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的学习情况,一视同仁,重视感情的培养,与小学生多沟通,不仅要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点,更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从根本上建立师生关系,也从根本上了解问题。以大朋友的身份得到小学生的认可,并得到小学生的喜爱,这就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爱屋及乌,学生能够听取老师的教诲,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其思维注意力也就更加集中。另外,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在夸奖中产生的,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导中,对不同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夸奖,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小学生的优点,不以学习成绩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鼓励小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心,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培养。

2、创新教导工具的使用

提高学生思维注意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只有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能够吸引到小学生,才能够引起小学生们的专注。教师要根据教导内容和自身的水平创新课堂设计,可以借助新颖的教导工具提高课堂的吸引力。例如在图形的介绍中,教师可以通过剪纸进行教授,颜色鲜艳的剪纸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正方形、梯形和锥形等结构的剪裁,更能够理解图形的区别和特点,加深小学生的记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们在学习中专注度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集中注意力与创新性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

3、注意提问方式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有很多的概念性的词语和结论,小学生生活经历和受教育程度有限,并不能够完全的理解,不恰当的讲解方式就会造成学生们的死记硬背,影响了学习效果。在长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就越多,很容易造成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在教师受教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解方式和提问方式,运用生动的故事或问题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用容易理解的事物介绍概念的形成,并注重重复性的教导,加深学生们的学习印象,从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实际进行完美的结合,促进文化知识的吸收。在具体的提问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设计,用小孩子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将教育内容呈现出来,注重内容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例证的举例分析,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够调动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4、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家庭环境和智力情况的不同,较多的学生存在着差异性,不仅在学习成绩上能够直观的看见,就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能明显的感觉到性格的不同。教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并掌握,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牢记在自己的心中,在日常的教学上,能够迅速的提出教学办法。例如,对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分析他的特长,在日常的交流中肯定他的想法,肯定他的优点,并鼓励全面发展。在给予学生特长发挥的同时建议基础文化知识的培养,并在集体的课堂中给予特长肯定,在基础知识有所进步的同时给予特殊的奖励,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文化知识转变为特长发挥的动力,一步步培养思维注意力。

5、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只有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占领精神领域的制高点,充满信心,鼓起克服困难,进取奋进的风帆。学校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满足学生参与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荣誉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等。这样,学生就能把积极的需要转化为积极的学习行为和道德行为,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要尊重每位同学在班级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同学的自尊和荣誉得以满足进而争取成功。例如:我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喜欢提问他(她)或叫他们上黑板板演。但不可能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或进行板演。有些学生得不到老师的提问,就会埋怨老师或以为老师看不起自己。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时采有用轮流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有时采用谁先做完谁就得以展示。这样就能促进了尖子生的发展。对那些非常想表现自己但又得不到表现的学生,我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下次一定到你……这样,所有的学生的积极的心理需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

结语: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小学数学的数字形式和概念较多,小学生在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注意力的缺失致使学习成绩更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注意差异性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课堂,提高思维注意力,为社会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兰琴.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注意力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3(11).

[2]齐广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

[3]朱洪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