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

陈盛文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000

摘要:粤西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古雷州而得名,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犹如一条巨龙冲向南海,气势磅礴,令人震撼。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质朴古老、意蕴深远、内容广泛。本文概述了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现状,及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并探寻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我们希望通过本篇论文,能够激发当地对乡土文化的重视及关注,在全国大力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能够加大力度保护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

关键词:雷州半岛;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人文内涵

粤西雷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应其传承悠久的历史和博学广纳的人才,汇聚出引人瞩目的优秀文化,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文化就是其中较为特色鲜明的一个。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更具有当地的地方色彩[1]。

一、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概述

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是中国第三大半岛。为了抵御海洋性气候带来的潮湿闷热天气的影响,当地居民养成了喝菊花的习惯。因为地处热带地区,雷州半岛水果种类繁多,因此在墙壁、屋顶和灰塑装饰、木雕图案中,都有热带水果形象的出现。这反应出粤西雷州半岛的先民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与洞察。同时,在建筑装饰的细节中孕育着人生深刻的道理,很多当地住宅表现了先民对生活的各种美丽的期待。

根据历史记录,在雷州半岛“百越之地”的称号由来已久,在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就是这里[2]。雷州半岛以经济为发起点,在传播物产的同时发扬并吸纳各地优秀文化。在古代人口迁移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南宋时代,雷州半岛有了大规模的汉族人口的转移,直到明代之间,南汉民族迁移的更多,南汉民族的人口迁入带来了雷州半岛生产技术的提升。不仅是技术和技艺,人口迁移更加促进了雷州半岛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多种文化的齐头并进,如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粤西地区的木偶戏等,多样化的文化氛围,也间接地与住宅建筑的多样发展。在现有的古代住宅中,装饰部件主要由屋顶、门头、梁和柱子构成。随着人口的迁徙而流转,为粤西雷州半岛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雷州半岛的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文化的形态与雷州半岛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人类精神密切相关。

二、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

民族建筑的一种派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社会发展、技术条件、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信息体现,地方风俗习惯和建筑材料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当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法将各式各样的装饰物运用到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当中,整个传统民居装饰建筑瞬间拥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传统民居建筑凭借这些高超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它磅礴的气势和蕴含其中的深刻内容。尤其是像在中国,一些装饰物它被赋予了不一样的象征意义,以其为代表凸显了整个建筑物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意义。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内涵深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几何图案,花鸟虫鱼或者历史故事。装饰所用材料常见的有石雕,木雕,灰雕等种类,虽然没有在北方地区建筑装饰那种一样厚重,却反而显得精工细雕,在朴实淡雅中尽显华美[3]。

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打磨后,粤西雷州半岛传统古民居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建筑设计引人入胜,造型更是精致美观,营造出一派恢弘壮丽的宏伟气象。古民居装饰建筑巧妙地将石雕楹联匾额等装饰品融入整体,工艺精湛,维妙维肖。巧妙的将绘画、雕塑艺术融合在建筑当中,在无声中彰显着雷州半岛这方沃土孕育出的人文精神。最具代表的是东林古居,其主结构梁柱,柱子,斗拱,屏风等精致考究[4]。粤西雷州半岛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设计凭借着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精湛小巧的工艺手法辗转传承,历久弥新。有古民居建筑装饰设计外形雄伟、建筑材料设计考究、风格独特,这是清代粤西地区建筑艺术精品,对研究的建筑史和文化建筑艺术具有重大的价值。

三、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传统民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最能反映出地域文化的方式。在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这里有一个个造型千姿百态,形神各异,栩栩如生的石雕,这可是雷州半岛人民世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经历时光的沉淀,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汲取悠长,及众家之长,成为当今我们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从雕塑、石雕和绘画技法的各种类型中,表现出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绝妙的装饰设计,这是雷州半岛人民生活习惯和城市生活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憧憬。粤西雷州半岛传承千年,这片大地早已被烙印下浓厚的粤西民俗特征,先民将中国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投射到民居装饰设计当中,将崇尚的"道德仁义"的价值理念,与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合而为一,达到了物与我的高度统一,这是中国儒家文化大一统,追求和谐的有力表征[5]。在古民居建筑中,其装饰艺术表现形式最为普遍和活跃,它实际上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社会风俗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反映的是老百姓朴素建康向上的精神和对美好理想不断追求的愿望。

传统民居建筑紧紧跟随着时代更迭,经历了历史的沉浮,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时代的印证,它将不同时代、不同建筑特点物化的表现出来,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风俗等一系列社会风潮,这也就是如今我们保护和研究传统民居的意义。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朝代交替,战争劫难,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时间对文化的大劫难,这些客观原因使古建筑历经磨难,它们能够留传到今天的实属很不容易。但随着旧城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进一步实施,由于群众缺乏历史意识,拆古居建新居,造成传统古居人为损毁等,很多古建筑都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现代的工匠、设计部门,对古建筑传统的建造流程并不是很清楚,这造成了建筑、文化方面很大的损失。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对传统古民居、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结语

粤西雷州半岛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雷州半岛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粤西雷州半岛人民对生活精神寄托的表现形式。其装饰艺术与粤西雷州半岛的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粤西雷州半岛的工匠们的文化质量很高,拥有统一的技能,这也成为雷州半岛建筑装饰艺术的优秀传统。

参考文献

[1]邱能捷.雷州半岛东林村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5):74-75.

[2]黄博聪.广东雷州地区与潮汕地区民居特征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王熙阳.雷州邦塘村聚落空间与建筑特色保护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4]陈盛文.粤西古民居装饰艺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5]王嵩.雷州半岛闽海系民居装饰艺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