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社区预防与保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社区预防与保健

孙传华

孙传华(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157000)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127-01

【摘要】目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呼吸道黏膜急性炎症的总称。它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为散发性。一般病情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目的:讨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社区预防与保健。方法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积极预防保健。结论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社区预防保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呼吸道黏膜急性炎症的总称。它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为散发性。一般病情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

1诊断提示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一)症状

1.普通感冒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2.急性病毒性咽炎、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伴有链球菌感染时可有吞咽疼痛,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常以声嘶、讲话困难、发热、咳嗽伴咽痛就诊。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主要为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4.急性咽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5.急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二)体征

普通感冒体检时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咽部轻度充血,偶有眼结膜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伴有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急性病毒性咽炎、喉炎,咽部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明显。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喉炎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喘息声。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

急性咽结膜炎见咽及结膜明显充血。

急性咽扁桃体炎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三)相关检查

1.血常规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伴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因病毒种类较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须明确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

2预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等,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多见,当人体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低下时,病毒和细菌通过飞沫或由鼻、咽、眼结膜表面的传染物经手传染,发病与年龄、体质和环境相关。所以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

1.坚持有规律的锻炼身体如坚持冷水浴、慢跑、晨起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操或爬山等,可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衣服切勿骤增或骤减,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

2.起居有常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劳,特别是晚上工作不要过度;尽量保持室温相对恒定,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1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吃好早餐,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可增加御寒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

3.感冒多发或流行时少外出在感冒流行或多发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和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更不要带体弱多病的人(如孩子)到公共场所去,也不要到别人家串门,以防止传染。必要时可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3保健

(一)醋熏蒸

每日早晚用食醋在屋内各熏蒸1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二)饮食

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吃蔬菜水果,鼓励患者多饮水,3000ml/d。

I.拔罐疗法在大椎穴拔火罐,留5~10分钟起罐,以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决定次数,主治风热感冒。

2.穴位贴敷法将豆豉15g研成细末,葱白连须6个打烂成泥,加入面粉10g,上药分成2份,每份另加生姜1片、蛋清1个,用大蒜汁将诸药搅拌成团,敷太渊、经渠、列缺、外关、内关、阳池、大陵、劳宫穴。先敷一侧,外以纱布固定,12小时更换另一侧。

3.按摩法先先点按合谷、大椎、风池穴各半分钟,再提拿肩井穴数次,然后用两个拇指在面部推印堂、推眉弓,揉按太阳穴数次。

参考文献

[1]李平,田玉凤,邓红艳,吴小玲,黄骥.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防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01期.

[2]刘清泉,王晓翔,蔡阳平,清气透表法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