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泡状棘球蚴病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 2

肝泡状棘球蚴病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高会艳1鲍海华2孙再兴1

(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青海西宁810001)

肝泡状棘球蚴病(HapeticAlveolarEchinococcosis,HAE)是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病,具有致命性。人作为中间宿主通过进食了被这种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受到感染,肝脏是最好发的器官,可经血液、淋巴道转移,有“虫癌”之称。目前常规影像学检查技术尚不能评价AE生物学活性,本文着重阐述新成影像学技术在肝泡状棘球蚴病中的研究的新进展。

HAE超声成像新进展

超声造影能够清楚地显示病灶结构、病灶内部血供及病灶周边的血流灌注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1]。国外学者运用超声造影发现HAE病灶周边呈环状增强,即存在血流灌注[2]。同时曾红春等研究运用超声造影显示AE病灶边缘强化,与病理对照此区域富含微血管[3]。通过超声造影对肝泡球蚴病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超声检查方法。

FDG-PET/CT

PET-CT是以通过摄取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odeoxyglucose,18F-FDG)FDG来反映出组织或病灶的代谢活性,常用来评价肿瘤生物学活性。近年来,Reuter等报道通过PET-CT发现肝脏泡球蚴病灶边缘PDG摄取增加,可反映寄生虫在体内的生长活性,说明病灶边缘具有增殖活性,另外,对是否停用长期抗包虫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目前FDG-PET/CT被认为是判断泡球蚴病灶生物学活性最有效的检查,且已被用于病灶治疗后生物学活性监测。

2HAECT成像新进展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性影像检查方法,定量指标可反应病灶血管生成状态,能够无创的评价活体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情况。姚冰[5]等通过CT灌注成像发现泡球蚴病灶边缘存在中、高血流灌注,CT灌注成像所显示的病灶浸润范围比普通CT增强显示的更大,更清楚地显示浸润程度,在选择合适手术切除范围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双能量CT能够对器官组织进行碘浓度定量测定,能更精确、有效的反映组织血供特征,有助于提高富或乏血供病变的检测,尤其乏血供病灶的检出,有望取代传统CT平扫。目前双源CT用于HAE的研究尚少,蒋奕[5]等通过能量CT技术能够显示HAE病变区域的组织结构和血流灌注区域,可以评价病灶的活性状态,并有助于定位病灶浸润增殖区域的边界。

4MRI成像新进展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是能够无创地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运动,反映组织结构及细胞功能等变化。MRI-DWI未通过造影剂能够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一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应用DWI评价HAE病灶增殖活性已取得一定进展。DWI图像上病灶与肝组织之间的高信号区域,即为较为活跃的增殖区,在病理上富含为炎性细胞、微血管及纤维化程度。任波等[7]研究结果显示ADC值差异可反映病灶内部、边缘带病理特点。王静[8]等研究通过与PET-CT对比,DWI显示泡球蚴病灶边缘带高信号强度、连续性可用来评价HAE的生物学活性。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H-MRS)是目前唯一能测量活体组织器官代谢变化的一种影像学功能成像技术,能从细胞水平检测代谢产物的病理生理变化,并能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对肿瘤分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9]。目前MRS应用于HAE研究报道较少,张小航等[10]研究肝泡型包虫的Cho峰轻度升高,表明虫体局部生长活跃、增殖能力强。MRS对泡球蚴病灶生长活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KantarciM,BayraktutanU,KarabulutN,etal.Alveolarechinococcosis:spectrumoffindingsatcross-sectionalimaging[J].Radiographics,2012,32(7):2053-2070.

[2]Assessmentofdiseaseactivityinalveolarechinococcosis:acomparisonof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three-phasehelicalCTand18F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J].AbdominalImaging2007,32:730-736.

[3]曾红春,王静,刘文亚,等.大鼠肝泡球蚴病模型早期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310-313.

[4]ReuterS,GrunerB,BuckAK,etal.Long-termfollow-upofmetabolicactivityinhumanalveolarechinococcosisusingFDG-PET[J].Nuklearmedizin,2008,47(4):147-152.

[5]姚冰,刘文亚,王静,等.肝脏泡状棘球蚴病边缘区域的MSCT灌注成像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大学学报,2010,33(4):375-378.

[6]蒋奕,王静,刘文亚,等.双源CT能量成像评估肝泡性包虫病的血供分布:碘浓度定

量与组织病理学相关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10):1208-1212.

[7]任波,王静,刘文亚,等.MR扩散成像的肝泡球蚴边缘带影像特征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1):57-60.

[8]王静,丁爽,刘文亚,等.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生物学活性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2):103-106.

[9]RaoPJ,JyotiR,MewsPJ,etal.Preoperative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improvesdiagnosticaccuracyinaseriesofneurosurgicaldilemmas[J].BrJNeurosurg,2013,27:646-653.

[10]张小航,李文方,等.3.0T磁共振对肝泡型包虫病的1H-MRS波谱研究[D],2014,青海大学

.201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