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务稽查风险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关于税务稽查风险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甘鸣懿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第二稽查局

摘要:税务稽查是税务管理的最后一道环节,其在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规范征纳秩序,促进依法治税方面起着积极而重大的作用。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执法权的监督日益严格。加之公民维权意识的觉醒和对民主法治的向往,税务稽查的执法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但这并未能引起各级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稽查人员的高度重视。具体表现为对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研究和防范意识还远远不能与现时同步。

关键词:税务稽查;风险;成因;措施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查处各种涉税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在一级稽查的大局势下,更把稽查推向了风头浪尖,征纳双方的矛盾最后都集中在了稽查上,稽查同时亦承担内部以查促管的职能,又增加了内部矛盾。使得税务稽查干部怕政策运用不准、怕程序不到位,一旦税务稽查人员做出税务处理决定有失客观公正,下达的稽查处理上存在错误,对于作出方而言,势必要承担相应的稽查风险和法律责任。随着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健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税务稽查人员已经开始认识到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重大,稽查人员已普遍认识到稽查是执法风险很高的岗位。

一、税务稽查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1.1税务稽查风险的概念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是指税务稽查人员在对纳税人进行稽查时,因为过失或者过错使稽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如税务稽查人员的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使用税收强制措施,而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如何防范和减少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成为目前税务稽查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2税务稽查风险产生的原因

1.2.1稽查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由于立法的滞后,现有的税收法律制度并不能为税务部门的稽查工作提供足够有力的支撑,比如,在税收程序中,有的相关规定不够严密,有的税种设计较为模糊复杂,使税务稽查人员难以正确的执行稽查工作,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加上税收政策的经常性调整,稽查人员执法时也容易出现漏洞。这些都为稽查执法带来风险。

1.2.2稽查程序设置及分工不够合理。税务稽查设置了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四大工作环节,这四大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监督制约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四环节工作程序方面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弱化了对稽查权利的监督。同时,在稽查过程中一些工作程序设置的较为繁琐,给稽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带来了不便。

1.3稽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给稽查执法带来风险。专业知识方面表现为专业素养与社会现实要求存在差距,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会计核算手段和载体日益多样化,面对各种大型企业,税务稽查人员有些疲于应付,从而无法做到查深查透,其中的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很容易产生;职业道德方面表现为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和欲望比以往更为丰盛的时代,有些稽查人员放松了学习,淡薄了理想信念,从而带来了风险。

1.4信息不对称、稽查技术滞后带来的风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使得各种偷逃税手段更加高科技化、隐蔽化,稽查人员很难有效获取准确、全面的资料,稽查行为难以正确执行到位,且传统的就账查账依赖纸质证据的稽查方法已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要,面临着越来越繁重复杂的任务和形势,税务稽查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1.5社会纳税遵从度不高。对利益的追逐是人的天性,有税收存在就有偷税漏税的现象。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纳税人在税收征管活动过程中,容易放松对税法的遵从,各种相关税收筹划也层出不穷,在合理避税与偷逃税款的临界点上下足功夫,给稽查执法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二、关于防范和降低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对策建议

2.1建立健全税收法律体系,保证税务执法依据的可靠性。有效的稽查执法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因此,完善税法体系,修正税法漏洞是防范执法风险的根本。需确定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税收立法权限,将各行政法规升级为税法法律,提高税法的立法层次。

2.2健全防范机制,加强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一要严格税务稽查责任追究。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联系,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对稽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梳理稽查工作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防患于未然。加大案件复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两制责任书”追究责任。二要建立税收执法风险预警机制。在税务机关执法之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例如在税务检查执行环节中遇到纳税人拒绝在送达文书上签字时检查人员应该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有些税务机关采取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税务机关事先与当地公正部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只需给公正部门打一个电话请公正人员到场公正即可有效地送达文书。这些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3提高税务稽查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风险意识。税务稽查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税务稽查风险及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同时也反映着税务稽查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弱。因此,强化稽查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税务稽查风险,必须从提高稽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入手,提高稽查人员业务水平的途径除了需要税务稽查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与磨炼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全体税务稽查人员的职业培训教育,使税务稽查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实现业务的规范化操作。

2.4规范税务稽查人员的职业道德,筑牢道德底线。税务稽查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税务稽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低所造成的。如果税务稽查人员不忠诚自己的事业,稽查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水平低,就必然不注意税务稽查工作质量。这无疑会增大税务稽查风险。所以,强化税务稽查人员的风险意识,必须规范其职业道德。

2.5推进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进程。应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完善信息系统,增加稽查数据的获取途径,丰富稽查科技手段,不断探索适应知识经济和会计电算化的税务稽查方式,加大推广税务稽查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力度,有针对性的设计稽查软件的各种稽查功能,提高税务稽查的科技含量,多层次、全方位、有效地开展税务稽查工作。

2.6建立对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评议制度。税务机关按照规范化和程序化要求对稽查结案的纳税人员建立稽查档案,对其某一时期的纳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作为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一项参考依据。对稽查时未发现问题的,可以给予其享受某些税收优惠政策;对发现有偷税漏税问题的企业,不仅要依法缴补偷逃的税款,还需加收滞纳金、罚款,性质严重的,则应依法移送司法部门。这种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减少纳税人的违法行为,防范和降低税务稽查风险的发生。

总结

就当前我国的税收立法和执法现状来分析,想彻底杜绝税务稽查风险的产生,在当前,这是不切实际的。但税务稽查风险并非不可避免,如何去规避或避免税务稽查执法的风险,仍有待于各级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稽查人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地去总结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安海.关于税务稽查执法环境的若干思考[J].税务研究.2008(09)

[2]张志平.加强税务稽查执法权力监督制约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3(10)

[3]武建卿.税务稽查执法工作应规范[J].河南税务.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