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疗颈性血压异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中医治疗颈性血压异常

罗佳

罗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院154600)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408-02

【摘要】颈性血压异常是指与脊柱相关的血压异常(高血压或低血压),多发生于颈椎。目的讨论中医治疗颈性血压异常。方法通过病人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本病一般采用手法治疗、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性治疗方法,但少数个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血压异常与颈椎病有关,故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中医颈性血压异常

颈性血压异常是指与脊柱相关的血压异常(高血压或低血压),多发生于颈椎。

【沿革】

据资料统计,颈性血压异常的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6%,占人群高血压发病率的21.9%。高血压约是低血压的10倍,多发生在中老年,其次是青年。

【病因病机】

目前颈性血压异常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是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或组织松弛、痉挛、炎症改变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而导致中枢性血压异常。

血管运动中枢的低级部位在延髓网状结构,较高级中枢在丘脑下部,更高级的中枢在大脑皮质边缘叶、新皮质。颈椎病损(尤其是上颈段)刺激颈交感神经(尤其是颈上神经节与颈下神经节),使颈内动脉神经与椎动脉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导致丘脑下部的后部缩血管中枢与延髓外侧的加压区受到影响,并不断发出异常冲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大,而发生高血压。此外,颈交感神经节部分纤维直接发到心脏,形成心浅丛和心深丛,分布到窦房结、房室结、冠状动脉等,并随冠状动脉的分支而至心肌,故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心跳加快,冠状动脉舒张,可导致血压升高。相反,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流障碍,使脑缺血,影响到丘脑下部的前部舒血管中枢与延髓内侧的减压区时,可导致血压下降。脑内舒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口径比缩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为大,且后者的刺激反应比前者敏感,故临床中高血压发生率比低血压发生率为高。

如颈椎病损发生在下颈段,则可引起上肢交感神经与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外周性血压异常,常发生在一侧上肢,多为低血压。

【诊断】

1.多为中年以上,颈部不舒或有冷热感,颈部检查可见颈部活动障碍,压痛或不痛,皮温降低,触诊棘突或横突偏移等。

2.血压异常,多与颈部症状有关,发作期2~3周,之后缓解,常两侧上肢血压与坐卧位血压差别较大,一般大干1.33kPa。

3.伴有视力障碍、心慌心跳、咽部异物感、排汗异常、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X线片检查可见颈椎退行性变。

5.其他检查晚期可有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心肌损害、蛋白尿等表现。

6.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异常。

【鉴别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原因未明;常有遗传性;降压药物有一定效果;无颈部症状与体征,或发作与颈部症状无明显关系。

2.肾性高血压:青年多见;常有肾脏病史,尿检查异常;症状较减,肢体湿冷;无颈部症状与体征。

3.特发性起立性低血压:因全身植物神经对血液循环自动调节机能障碍所致。具有大小便失禁、阳痿、无汗、起立性低血压四大主症;多发生在40~50岁之男性;有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肌张力增强、帕金森样步行;无颈部症状与体征。

【治疗】

1.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对有颈椎骨关节错位、肌痉挛、炎症改变者,可用颈椎复位手法治疗。

2.药物治疗

(1)瘀结型:多为早期,颈部不舒,血压波动,眼蒙、眼胀,胸闷,上午重下午轻,食欲不振等。舌质淡或红,苔薄白,脉弦或涩。治则:行气活血散结,用四逆散加郁金、七叶莲、丹参、赤芍等。

(2)肝热型:颈部胀痛或困重,血压持续偏高,头痛、头晕、头胀,烦热,目赤,口苦干,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弦数有力。治则:清热平肝,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阳亢型:颈部疼痛或灼热感,血压偏高,头晕眼花,头重脚轻,耳鸣,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而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治则:育阴潜阳,用安痛汤(白芍20~30g,七叶莲20~30g,龙齿20~30g,甘草15g)加七叶莲20g,牛膝15g,熟地15g,菊花12g。

(4)气阴两虚型:颈易劳累,血压偏低,少气懒言,心慌心悸,畏寒,肢冷,舌质淡,苔少或无苔,脉细弱。治则,益气养阴,用双黄麻汤(黄芪、黄精、升麻)加葛根、党参等。

3.牵引疗法用枕颌布托牵引,重量5~8kg,每天1~2次,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连续1~2周为一疗程。

4.针灸、理疗。

5.星状神经节封闭

(1)前路:患者仰卧或端坐,头向健侧旋转45°,于胸锁关节上2cm和胸锁乳突肌内线处作局麻皮丘,靠其上方先用左手食指尖向深处触压,把气管、食道推向内侧,而颈总动脉则被推向外侧,从而在气管和颈总动脉之间形成一间隙,然后用22号针从皮丘处垂直刺入,约深入3~5cm时可达第7颈椎的前外侧而受阻,将针稍退出,回吸无血、无气、无脑脊液时则可缓慢注入0.5%~1%普鲁卡因15~20ml及强的松龙50mg。因刺入星状神经节时无异常的疼痛,故不必寻找针感。若穿刺正确,则封闭后数分钟即出现同侧霍纳症。

(2)侧前路: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于锁骨中点上方3cm和胸锁乳突肌后线处(相当于颈外静脉与该后线交叉点上方)作局麻皮丘,用22号针对着颈7横突缓慢进入,达横突遇阻后将针尾向后并向头端略倾斜,使针尖沿该横突前侧通过而转向其前下方,继续剌入1cm左右,或达颈7椎体外侧面受阻后再退针少许,如回吸无血、气及脑脊液则可注药。

星状神经节封闭一般每周2次,或用长效普鲁卡因封闭。临床上一般不同时作两侧的星状神经节封闭。

6.手术治疗

对个别病例,非手术疗法疗效不明显,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后】

由于血压异常与颈椎病有关,故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如果能有效地治疗颈椎病,则本病的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徐三文,汪厚根.谈颈性血压异常的中医外治[J];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