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神经症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神经症的观察

武国新

武国新(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123002)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障碍,出现的情绪不稳,发作性发热,心前区闷胀不适,等一系列躯体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在我们在心血管门诊日常诊疗过程中,经常有45-55岁妇女以心前区不适为主诉就诊,该类患者多为静息状态下发病,持续时限较长(多超过20分),多伴有发作性发热、面部潮红,反复多次、多医疗单位就诊。患者恐惧感强烈,自觉特别痛苦。特别是有些被误诊为冠心病,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和痛苦。

本文通过对40例该类患者的追踪观察,以期给予合理的诊疗措施,缓解她们的身心痛苦,减少临床的误诊误治的发生。

1、临床资料

本文随机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以心前区针刺样牵扯样或刀割样疼痛为主诉女性患者40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9.5岁,多为静息发作,与活动无关,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经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患。门诊拟诊为:心血管神经症。其中血压轻度增高26例,ST段Ⅱ、Ⅲ、avF度下移7例,进行了5年追踪观察。

2、结果

2.1患者经耐心解释及鼓励进行适量文娱、旅游和体育活动有34例有明显缓解,有4例患者焦虑明显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后好转,其中2例症状不缓解者,行冠脉造影示:冠脉无明显狭窄。

2.2经过5年追踪观察,明确为高血压的6例。有1例明确为冠心病。

3、讨论

3.1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20-50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多见于更年期妇女。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预后良好,但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对待本症患者要耐心倾听病史,详细了解可能的发病原因和相关因素,做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然后通俗易懂地讲解疾病,并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精神症状明显的,根据症状适当的给予抗精神疾病的药物[2]。大多数患者多有明显缓解。对于症状严重的绝经期妇女可以短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每月服尼尔雌醇2-5mg。

3.2虽然女性被普遍认为有雌激素保护,但在绝经期后她们的冠脉疾病危险度迅速发展达到与男性对照者相同。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提示雌激素对绝经期前的女性有保护免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失去雌激素,女性将不再有这种优势。冠脉疾病的年龄依赖性女性比男性更显著。冠心病首次出现临床表现的时间通常女性比男性晚10岁,并约晚20年出现心肌梗塞[3]。

3.3尽管目前对女性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还没完全阐明,但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已清楚显示冠心病的性别差异。例如,女性的冠状动脉要小于男性,且独立于身体尺寸之外;在女性微血管结构的损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女性血管平滑肌功能失调要高于男性。为避免临床上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漏诊或误诊,首先要对有胸痛症状尤其具有缺血证据的女性患者提高警惕,注意对非典型症状的鉴别;其次,不能仅仅依靠冠脉造影检查这一“金标准”,而应进行综合检查和评定,努力寻找缺血的证据,及早识别可能会发生心肌缺血事件的高危人群[4]。

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更年期女性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就医的患者,既要考虑到因生理心理因素变化该类患者易患心血管神经症,避免过度诊断和治疗,给患者造成过度的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也要考虑女性特点、年龄及绝经因素,患者失去雌激素保护易患冠脉疾患的可能,避免对冠心病患者的误诊误治,失去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廖二元(主编)内分泌医师手册2011年版《糖尿病之友》杂志社编辑出版266-269.

[2]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60-361.

[3]STEVENP.MARSO,MDBRIANP.GRIFFIN,MDERICJ.TOPOL,MD(主编)陈灏珠(主译)心血管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618-641.

[4]胡大一马长生(主编)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