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育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改革教育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贾汝山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西关小学730600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改革,教师要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首先要提升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对其专业发展途径进行扩展与创新,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与方法对其专业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模式专业发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复杂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推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融合,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内外部广泛资源,博采众长,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也进一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一、改革教育模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条件。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师的中心地位将发生改变,教师的角色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将逐步形成。为了适应新课程要求,我们首先需要加强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确立新课程理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是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教师要转变观念,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以新课程倡导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把重老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

二、改革教育模式,要整合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的整体发展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环境,教师的专业发展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在小学阶段,由于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受教育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由于年龄较小,情感、认知、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没有定型,对任何外在的事物存在好奇心与期待,并具备某方面的潜在特质,因此,小学阶段的学校发展规划应该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体现一种个性化的培养思想,即全面加特长的办学思想。如某些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学校应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门的音乐特长教育,开设音乐班;某些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学校应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门的计算机教育,开设计算班等。要达到这样的教育要求,必须整合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专业教学能力,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水平,胜任该层次的教学工作,而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也由此有效地将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

三、改革教育模式,要加强教师自我学习

如果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途径,自我学习则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内在的动力源泉。教师自我学习的方法很多,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提到阅读,很多教师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就是教师,以前所学的知识足以应付日常教学,不愿意主动阅读相关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殊不知阅读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何等的重要。阅读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第二,让反思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剂。有些教师上课几十年如一日,所使用的教案、采用的教学方法从未改变,这种现象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尤其明显,十分不利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缺乏自我反思习惯造成的。教师应主动发掘或揭示隐藏在日常教学背后的意义、思想,并用以改进自己的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即“教学——反思——教学”。

四、改革教育模式,要重视行动研究

教师要学会研究,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现代教师往往只是课程和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师的独立思想和创造性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有时成为误人误己的“愚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开动自己的大脑,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课程改革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式、新方法等等,不仅需要学习、反思,更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去领悟。

总之,改革教育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我国落实素质教育的国家政策相吻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有利于为学校的校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有利于促进专业学科的发展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更有利于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4)。

[2]李晓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12,(03)。

[3]尹文忠教师专业发展欠佳归因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