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方法鄂洪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方法鄂洪坤

鄂洪坤

鄂洪坤

山东海建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2720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合理将水资源进行整合,进而达到最大化发挥水资源优势的建设工程。在过去的水利工程项目中,由于过度重视工程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正因为这种情况,生态水利工程成为水利工程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不要对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生态设计理念应该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水利;规划设计;方法

1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作用

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之中,可全面推动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水平与自然灾害保护、水力发电效率和农业灌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可缓解甚至解决水利建设中生态破坏的问题,其还可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而有效减少水利建设所引发的生态问题,最后有效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而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2生态理念下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缺陷

2.1生态设计理念未能切实落实到位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特定性特征,如何选择设计方案,应与地方实际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当地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多数地区对生态水利工程程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再加上我国尚未建立一套明确,统一的生态水利设计标准,而且设计方法不尽合理,导致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较多问题,生态设计理念未能切实落实到位。

2.2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在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时,对于当地的区域特点缺乏全面充分了解,导致生态理念与设计理念不够协调统一,导致生态水利的设计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开展。此外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相关规范制度,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无法满足实现生态设计理念。再加上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对于生态理念的认知非常缺乏,因此无法科学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2.3规划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

水利工程建设要讲究“因地制宜”,这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更是要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使得工程建设在维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帮助于生态的保护与发展。有些设计者未能对水利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现场环境的勘察不到位,没有将生态环境与设计方案融合在一起,使得规划与设计结构与实际需求不符,难以开展施工作业,更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与能源的浪费。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3.1生态水利的构建思路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首先,应该了解和分析施工周边的环境承载能力。在一个具体的工程中,水源应该具有承载整个施工需求量的能力,并且能促进整个过程的经济利益的获取,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平衡整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对环境资源的过分利用,从而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此外,施工团队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而这个安全体系应该具有满足整个施工区域的整体灾害防护需求的能力。

3.2水源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一方面,生态水利工程要对拦河坝进行规划设计。河流中的泥沙是不可避免的,因而需要对拦河坝的高水位进行考虑,以便让生态水利工程满足下游灌溉的需要。长期的运行会导致河床加宽,能够确保泄洪安全,但是不利于上下游的泥沙冲淤平衡,需要设计冲砂底孔。若水文、气象等资料不全,则需要在进行旧坝改造时,让拦河坝保持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在无孔坝中设置通过闸门控制的冲砂孔,以便河床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生态水利工程要对梯级小拦河坝进行规划设计,尤其是针对丘陵地区,要以混凝土和浆砌石建设工程量小的梯级小拦河坝,这种梯级小拦河坝适用于灌溉区域较小、经济基础差的地区。

3.3做好堤岸建设

堤岸建设也是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之一,因此在堤岸建设中就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首先需要在规划设计工作时,就积极转变设计人员的理念和方法,要求设计人员掌握更多的生态理念知识和要求,并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建立一个合理、全面、具体的设计方案。要保障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水利工程项目和谐发展,避免对当地的生他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水利工程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其次还要做好对周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考察分析,将一切影响因素都全部归纳其中,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促使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注重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建设,要以灌溉、抗洪、抗旱等为主,满足社会需求。

3.4加强水文环境勘测

全面勘测水文环境是科学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前提,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阶段,除了要充分考虑当地用水需求之外,还要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点进行生态保护和绿化设计。为了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运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在设计前安排专业人员全面采集各项水文信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水文信息,进一步提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3.5促进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

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与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其生态保护功能,进而不断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对此,设计人员应确保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与基本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制定多种方案,且结合实际做好方案优化和比对,进而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确保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3.6施工建设控制

施工设计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技术路线的主要控制环节,而施工建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生态设计阶段,针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制定生态设计规划,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保证粉尘和粉尘大面积地扩散污染环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离设备,避免有害物质的扩散。对于大型设备造成的噪音污染,可以控制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还应该严格控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避免造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在施工取土时要确定正确的取土位置,避免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要制定相应的、详细的解决方案,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及监督力度,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努力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结论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社会的进步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中,要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特点,根据不同的现场条件,设计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建设方案,用高质量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切实保护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龚谦,马燕儿.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J].珠江水运,2016(10):14-15.

[2]詹文泰.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06):97-98.

[3]杨铎.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初步研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33(12):00164.

[4]陈旭峰.水利工程项目的生态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