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试论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

吴静

吴静

兰陵县建设安全工程质量服务中心山东临沂277700

摘要:房屋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现象经常发生,不仅影响了房屋的外观与施工质量,还会对墙体的结构承载力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房屋倒塌,威胁住户生命财产安全。对此,加强房屋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工作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原因;施工防治;技术处理

墙体裂缝是工民建工程当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这影响的不仅是墙体的美观程度,也影响着墙体的稳固程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因此一定要找到致使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在保证墙体稳固安全的前提下,让墙体所呈现出的外观也更加美观。

1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1.1设计不合理

设计图是整个房屋建设中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它是整个建筑过程的方向标,具有指导和整体规划作用。一旦设计图不完整或存在瑕疵,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对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的首要前提去施工地点进行实际的地质勘探与研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地质的问题导致不平衡沉降,而造成建筑不合格。

1.2建筑结构的影响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的问题就是不均匀沉降,建筑结构不均匀下沉,就会出现墙体裂缝,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一般有两个:第一,就是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其本身的土质比较松软,后期在松软的土壤上建筑施工,建筑结构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这算是自然因素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另一个原因,就是施工技术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比如在施工时对间距的把握不够,导致建筑物受力不均,后期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难免就出现建筑结构不均匀下沉。不论是因为哪个原因导致的建筑结构不均匀下沉的,这个问题都应当得到重视,因为建筑结构墙体不均匀下沉带来的不仅仅是建筑物的不美观,更会给建筑物的稳固、安全埋下隐患。

1.3地基沉降因素

地基是整体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俗话说,建筑要稳地基必须稳。由于地基关乎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除了要打好地基之外还应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地基更加稳固。建造时所处的地势也各不相同,如果建造房屋所在地的地质较差,且施工人员还没有对打好的地基进行加固稳定,就会极易出现地基沉降现象,从而使建筑墙体表面出现裂缝。

2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

2.1墙体选材设计标准

墙体设计材料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墙体质量,因此需针对墙体选材标准进行严格设计,例如选取纤维材料添加进抹灰砂浆中,提高砂浆的抗裂能力;选取钢丝网布设在建筑外墙处,配合混凝土窗台进行砌体墙设置;尽量选取同一种材料进行墙体砌筑,确保砌块、砂浆在强度、吸水性、热胀冷缩特性等方面相适应;选取钢丝网设置在各材料界面位置,并选取抗钢网设在管线预埋处,起到保护作用。

在墙体施工设计方面,首先应强化原材料质量把关,严格依照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砂浆、混凝土砌块等材料的配置工作,提高砂浆、砌体的抗拉强度;其次应细化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依照平层、面层等顺序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并分层完成墙体抹灰,保障每日砌筑高度<1.8m;在砌筑过程中杜绝使用打凿方法,保障所选取砂浆材料质地饱满,依照规范要求进行拉结筋设置;针对墙体局部厚度较大的部位,可以选取钢丝进行加强处理,选用钢丝网设置在批荡层中部,并做好预留孔洞的封堵处理,防范产生墙体开裂问题。

2.2加强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加强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为了防止由于上部结构的问题而影响到下面地基。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沉降缝对房屋结构的沉降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造成墙体裂缝。要想保证墙体具有高强度的抗剪力度,就需要提高房屋上部结构的强度,施工人员可以加强对门窗以及基本结构中圈梁的砌体施工改变砂浆的特性,使其更加有黏性,充分保证墙体砖层之间更加黏结。如果在施工过程,出现了停断,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止用遗留下来的材料进行直搓而破坏墙体的整体抗剪强度。除此之外,在打地基之前一定仔细对相应的地势进行勘探,由于有的地势相对复杂,而有的地势相对简单,因此面对不同的地势就要有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对于土质较弱的地基可以使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防止房屋建筑地基出现大面积沉降。有效控制墙体出现裂缝的概率。而在施工时使用的砌块芯柱主要是“暗芯柱”,在进行施工中切忌不可使用机械振捣施工,否则会使芯柱的质量得不到发挥。在施工时采用明构造柱方法,能够使墙体的抗震性与稳固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3加强管理

很多细节的疏忽,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人员的疏忽大意,一方面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松懈。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管理施工人员,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杜绝不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情况出现,严格管理施工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就保证了在建筑过程当中,不会因为施工技术、流程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总结丰富的经验,找出更多更有效的措施降低墙体裂缝出现的措施。

2.4墙体裂缝处理方法

(1)修复法,分为表面修复、局部修复两种类型。其中表面修复可以采用压实抹平、涂刷环氧粘结剂、压抹环氧胶泥、钢锚栓缝合等处理方法,采用表面涂抹法处理部分无法灌浆、深度未达钢筋表面的裂缝,还可以采用表面贴补法处理存在大面积漏水的裂缝。局部修复法可以细化为预应力法、充填法等类型,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选取砂浆等修补材料填充到裂缝中,具有低成本、易于操作的特点;对于宽度较小的裂缝,通常选用开V型槽方法,配合填充处理技术,实现裂缝的有效修补。

(2)结构补强法,分为断面补强、锚固补强、预应力法等类型,针对部分因载荷过大引发的裂缝问题,可以增设钢筋或厚板,外包钢或钢筋混凝土,并利用压水试验等方法进行裂缝修补效果的检验,保障墙体裂缝处理的质量。

(3)混凝土置换法,选取水泥砂浆、改性聚合物混凝土等材料,先将裂缝周围的劣质混凝土进行剔除,随后选用新材料进行混凝土的置换,实现裂缝的有效修复。

2.5施工质量预防管理

在施工质量管理层面,应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此可围绕以下两个层面执行管理举措:(1)加强砌体砌筑与抹灰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长控制,在完成砌体砌筑后预留30d或60d的技术间歇时间,随后再开展外墙抹灰作业,并依照由次顶层向下的顺序进行墙体抹灰,最后进行顶层施工,配合铺设钢丝网等方式起到对墙体开裂的有效预防作用;(2)加强混凝土养护管理,结合不同水泥品种进行养护时间的确定,例如针对含有硅酸盐水泥成分的混凝土应将养护时间控制在7d以上,针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将养护时长控制在14d以上,并配合淋水、覆盖养护、涂刷薄膜养生液等方式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速度,降低墙体开裂风险。

结论

对于墙体裂缝问题的防治工作,不仅需要房屋建筑项目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就对墙体裂缝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还需要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设计方案的要求和标准,当墙体出现裂缝问题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弥补,从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顾克雷.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34.

[2]李建峰,滕腾.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