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臂指数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踝臂指数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仝德章宇辉

仝德章宇辉

安徽医科大学宿州临床学院宿州市立医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目的〓探讨踝臂指数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

患者138例,急性脑梗死82例,非急性脑梗死56例,测量计算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ABI≤0.9定义为异常。分析比较两组ABI水平和ABI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它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ABI水平(1.05±0.12)明显低于非脑梗死组(1.13±0.15),ABI异常率(35.37%)显著高于非脑梗死(2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踝臂指数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踝臂指数可用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危险。

【关键词】踝臂指数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0-03-02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即指踝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间接反映了外周动脉的硬化程度。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多累及全身大、中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肾动脉等,故而ABI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反映着其他部位血管粥样硬化的程度,提示着全身普遍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1,2]。颅内动脉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探讨ABI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为缺血性脑卒中预测和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对象为宿州市立医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神经内二病区住院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非脑卒中对照。

1.2诊断标准

1.2.1急性脑梗死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2.2常见脑梗死危险因素:

1.2.2.1血脂紊乱:正在接受降脂药物治疗或入院后检测总胆固醇(TC)>5.72mmol/L,或甘油三酯(TG)>1.70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0mmol/L;

1.2.2.2高血压: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或非同日重复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糖尿病正在接受降糖药物治疗,或症状加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

1.2.2.3吸烟、饮酒每天吸烟≥20支,连续一年以上。饮白酒>100g/日或啤酒>750ml/日,连续≥5年;

1.3排除标准

有意识障碍者;因截肢、外伤等原因不宜或不能测量ABI的患者或不同意测量ABI者;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出血性脑卒中患者

研究方法

1.4.1病史采集

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确诊的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吸烟史、饮酒史等。

1.4.2实验室检查

所有入选对象在入院次晨采集空腹血标本测量: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必要时行OGTT检测明确糖尿病。

1.4.3ABI检测

所有受试者均与入院次晨,标准卧位休息10min后,将汞柱式血压计袖带缠于上臂或踝部,袖带下缘在肘窝或内踝关节以上2.5cm,测量上臂和踝部胫后动脉的收缩压,收缩压读数必须是汞柱最接近的上方刻度,如汞柱在两个刻度之间,读数应向上读,且只能读零和偶数。ABI值为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与上臂收缩压的最高值之比,如双侧ABI不同取较低数值进行分析。本研究以任一侧ABI≤0.9为异常,本研究删除ABI>1.4的数据,以减少假阴性。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TX-〗±s表示,两样本均数之间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

本研究共有138例受试者,其中急性脑梗死组82例,其中男性50例,平均年龄68.31±10.16。非脑梗死组56例,男性36例,平均年龄60.82±9.42。脑梗死组ABI平均1.07±0.12,明显低于非脑梗死组(ABI:1.13±0.1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组ABI≤0.9的比例(35.37%)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26.79%)(P<0.01)。

表1急性脑梗死和非脑梗死组踝臂指数

和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较(%,X〖TX-〗±s)

3讨论

踝臂指数(又称踝肱指数即ABI)是筛查外周动脉疾病(PAD)的一个有效、简单和无创指标,ABI≤0.9对于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9%[3]。近年研究较多应用ABI异常来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中通过检测ABI,探讨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ABI异常与急性脑梗死显著相关,脑梗死组的ABI明显减低。此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国外多个研究证实ABI与缺血性卒中有关。Tsai等[3]在社区动脉硬化风险研究中,对14839例45~64岁的白人和黑人进行ABI测量,并随访7年,以观察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6人次发生卒中事件,调整年龄、种族、性别等因素后,ABI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呈相反线性关系(P<0.001),提示低ABI与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增加密切相关。Abbott等[4]对老年男性进行3~6年的随访后发现ABI<0.9者所有脑卒中的发病率是ABI>0.9者的2倍,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危险随ABI的降低而增加。国内研究者李宪凯等[5]对上海和北京地区35~97岁的4780例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校正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后,ABI值≤0.9的患者组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是ABI>0.9患者组的1.55倍(P<0.05)。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因此ABI降低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ABI是通过检测外周血管的血流而反映血管的通畅状况,若ABI降低说明血管由斑块所致的闭塞程度增加、血流量减少,且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全身动脉系统性病变,大中型动脉也会有类似的病变,故表现在脑血管就可能是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等脑血管事件。

本研究还显示糖尿病史和吸烟史与脑梗死发病明显相关。糖尿病和吸烟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研究[6]显示糖尿病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是ABI降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研究中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年龄、血脂异常在的脑梗死和非脑梗死组中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存在脑梗死组患病比例相对增高的趋势,考虑可能为非脑梗死对照组为老年住院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血脂紊乱病史,且样本量较少的原因。

ABI检测有助于早期了解外周血管血液循环的情况从而判断血管病变的程度。特别对有吸烟史糖尿病人群早期进行ABI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的血管病变。因此,ABI可与其他传统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结合起来完善脑血管病预测体系以提供更有效的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旭,孙振学.踝臂指数评价老年外周动脉疾病的价值.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5-17.

[2]张旭,孙振学.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异常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临床荟萃,2011,26:969-971.

[3]TsaiAW,FulsomAR,RosamondWDetal.Ankle-brachialindexand7-yearischemicstrokeincidence:theARICstudy.Stroke,2001,32:1721-1724.

[4]AbbottRD,RodriguezBL,PetrovitchH,etal.Ankle-brachialbloodpressureinelderlymenandtheriskofstroke:theHonoIuluHeartProgram.JClinEpidomiol.200l,54(10):973-978.

[5]李宪凯,布艾加尔.哈斯木.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694-696.

[6]刘鹏,周卓宇,钟润芬,等.踝臂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荟萃,2008,23:88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