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光伏工程造价目标过程控制的思考付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节能光伏工程造价目标过程控制的思考付鹏

付鹏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5)

摘要:十三五规划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光伏能源的应用正在被国家大力支持推进。然而光伏工程项目的成本居高不下,也就带来了光伏电价市场竞争力不高的问题。本文基于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理论,提出了对光伏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从项目立项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验收通过、投入生产。从业主和承包商两者共同利益的角度提出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方案,以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切实减少建设成本,推动光伏工程项目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光伏工程;成本控制;全过程造价

前言:

目前,全球能源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就新能源工程的建设研究与发展也日益加快。我国政府对光伏工程的资金投入也很大,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2,900万千瓦,年均增长33.0%,光伏组件产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价格下降了60%以上,国家“十三五”规划计划到2020年我国新增各类太阳能发电装机投资1万亿元,光伏工程项目在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内将会持续发展,层出不穷。然而,迄今为止光伏发电的新能源电价仍然享受着每千瓦时0.55~0.75元的国家补贴,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这其中,高昂的光伏发电建设工程造价成为了制约光伏发电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光伏发电建设工程的成本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项目的发展。

1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理论

全过程的项目管理理论是近些年来较受欢迎并快速发展趋向成熟的一种发展方向,指从工程项目业主方或投资主体委托项目管理公司开始,全过程或分阶段地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的管理活动。在与光伏发电工程建设项目广泛采用的EPC总承包模式相结合中,能够对从项目策划期开始,就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出现的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进行很好的控制从而达到保证项目质量,节省项目投资的目的。

2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案

2.1项目立项阶段的成本管理

①选址。光伏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除了要考虑到太阳辐射估算量、风向风速、温度带区位、降尘等影响项目投产后的生产条件以外,对于建设过程中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诸多因素也应纳入考虑范围。②初步设计。在设计单位招投标过程中,业主应认真仔细编制招标文件,明确需求,确定好设计单位需要完成设计的技术原则如项目规模、接入电压等级等,让设计单位充分认识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业主对于工程项目的总体投资建设目标,杜绝过度设计,控制投资成本。③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完成后,业主应进行工程投资估算以确定项目投资的具体规模。在进行投资估算时,应着重把握好设备采购费用、施工及安装工程费用以及工程建设中因为诸多因素引起的工期耽搁或者某一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带来的其它费用。

2.2项目设计和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1)EPC企业招投标过程。在招标过程中对于成本控制要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抓住招标文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技术规范、生产功能要求和工期控制重要的时间节点,并对合同总价做限额控制。“两个基本点”就是在评标时,一手抓总价,一手抓单价,既保证合同总价要在限额控制的范围内,又要分析程报价组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防止承包商通过部分压低单价谋取中标。(2)设计阶段。①充分准备。由于许多项目存在的设计不完善不充分的问题,在立项伊始,业主就应当摒弃一味追求速度和一味缩短建设周期的想法,给设计阶段留出足够的设计时间。合理的充分设计使得设计部门能更好的统筹协调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②典型设计。典型设计是指那些从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科研成果,加上效果卓著的实际应用中演化总结出的设计模型。典型设计的原则是指使有相同设计条件的不同项目采取统一系统的配置标准。据统计,采用典型设计比不采用典型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进度约1至2倍,节省的工程费用也约达到10%到15%以上。③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在光伏工程中的主要体现在对于分部分项工程的分别限额。例如对于逆变室,升压室,综合楼,配电室等单体建筑分别进行限额设计控制。同时,对于需要架设的直流汇集电缆,逆变器升压器等电器设备都需要进行限额设计,从而有效控制投资成本,防止过度设计。④价值工程与优化设计。起源于美国的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理论,提出基于研究某项产品需要实现的功能和为了实现该功能所需成本之间的关系,运用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追求以尽可能低的产品成本来达到产所需功能。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设计阶段推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条件下,从材料费、土建施工费和设备安装费等多个角度考虑,选择优化的设计方案。(3)采购阶段。①供应商管理。供应商作为项目设备和材料的提供者,是整体项目能否稳定连续运行的关键因素。光伏工程建设项目的供应商兼顾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输配电,支架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对不同环境,不同方面的供应商进行识别和管理。对于供应商的管理,主要的方案是:确立供应商选择目标,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②策略性采购。采购活动对于实践经验的要求较高,在采购时,应任命专业的经验丰富的采购人才,采用合适的采购策略进行采购。采购需要遵循性价比、提前化、本地化和最适用原则。性价比,就是要货比三家,既不片面追求低价、也不放弃成本控制。提前化就是提前采购、保证施工。本地化就是本地采购,降低运输成本。最适用就是分类采购,量大而可替换的设备,如电池组件,可以追求价格。对于核心设备如逆变器升压器,必须保证质量。③审计制度。EPC总承包商对于内部项目组织结构的设计和改善也是影响采购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承包商应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推动采购流程和模式科学化高效化,也能够节省很大一部分成本。

2.3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1)进度控制。①施工前控制。施工前控制,即由业主提出对项目进度控制的要求,确定承包商的工作范围,明确工作量,规定关键的时间节点,同时,根据合同上规定的开工日期和总工期,确定分期分批的开工、竣工时间。在开工以前,就对施工任务进行工作结构分解,并根据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绘制网络计划、施工横道图、前锋线图等施工计划。②施工中控制。光伏工程的施工难度不大,但工艺却相对复杂。由于设备和材料具有很高的系统性和适配性,因此对于承包商来说,需要根据施工计划严格的控制项目进度,一旦出现进度偏差,要认真研究工作计划,根据工作的自由时差来合理安排调整后续工作计划。对于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尤其要严格把控。③风险预防。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因素,如设计方供图延误、设计偏差,供货商交货延误、施工组织机构不健全导致的效率低下以及气候恶劣等各种风险。由于项目建设周期短,因此在光伏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的风险预测就相对简单一些。对于那些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在制定施工计划的时候就应当考虑到这些因素并合理化偏差化安排工作。(2)费用控制。施工中费用控制的关键在于设立控制基准线,将每个施工阶段需要完成的成本计划都量化表示,在根据每个阶段偏差产生的原因,实时纠差层层把控。

2.4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核心在于做好竣工结算工作。竣工结算工作的顺利实现需要确定合理的合同计价方式、切实可行的结算措施以及有效的争议解决办法。

结束语:

在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之际,基于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理论,对其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能够有助于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从而缩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工程的发电成本,推动光伏电价市场竞争力的形成,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促进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推广,为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潘秀玲.节能光伏工程造价目标过程控制的思考[J].能源与节能,2014(03):67-69.

[2]范相林.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管理研究[J].电子世界,2012(17):64-67.

[3]杜道雨.NL公司光伏EPC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