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张宏

肇庆市景福围工程管理处广东肇庆526020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自动化技术作为信息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能够有效优化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相关单位应该重视施工技术研发与更新,将自动化技术合理应用于工程项目施工中,全面提高施工人员自动化技术操作素养,为水利水电建设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从而保证水电工程能够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施工与管理。

关键词:水利水电;信息自动化;应用

1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1BIM建模技术

BIM三维施工模拟技术,是通过对整个建设项目信息的采集,并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数字化处理后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并加以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数字化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该系统不仅支持内部集成管理环境,还可以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效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结合BIM技术优势,利用可视化图纸,帮助技术人员更快、更好地解读工程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利用BIM技术可进行数字建造,利用先进的计算、仿真、可视化、信息管理等技术,建立虚拟的工程主体及施工结构的数字模型,利用模型进行直观的“预施工”,尽可能地降低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保证施工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合理性。

1.2遥感技术

为实现水利水电工施工自动化与信息化,遥感技术的采用十分关键,遥感技术能够掌握整体水利工程建设构造,并且结合一定的技术措施,能获取更多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通过基于有效数据的分析,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效率,遥感技术基于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在有效布置后,能够实现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监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中人难以到达的地方,采用遥感技术获得有关信息,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节约时间,由此加快了施工的进度。对于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施工阶段,采用遥感技术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将需要的信息迅速传递回来,包括施工场地情况、地质构造情况等等,施工人员都可以准确获得。特别是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能够提前获得并采取规避措施,以避免临时产生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1.3闸门监测系统

自动化技术,在工程闸门系统建设方面所呈现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合理优化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闸门功能。闸门监测系统一经开发,受到了广泛地应用,相关单位在针对某一工程展开建设时,将进水闸、混砂进水闸等重要关卡设计控制柜。这样,工作人员便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对闸门进行远程控制,实现闸门系统自动化监控,能够有效保证闸门系统运行环境安全、稳定。在自动化闸门监测系统中,主要包括三台自动化设备,分别负责存储、接收和警报。相较于传统闸门监测方式,利用自动化技术完成闸门监测,能够显著提高监测效果。

1.4水文检测系统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设计水文自动检测系统。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发展趋势,设计形式应与近期发展要求相符,从而达到生产指标的各项要求。在设计系统中,利用自报式形式,以移动网络为主的通信方式,申请VPN,移动运营将固定IP地址进行分配。自动化检测形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检测水位,并现场进行检测。有效收集和处理原始资料,并且中心站结合系统实时采集具体状况,并具有向外传送水情信息、事故报警等功能,并结合各个站状态信号实际情况,判断出各个站是否在正常运行。由于系统可以不间断的工作,所以适用在一些恶劣天气中。测站具有很强的测试功能,在设计中,应对其进行防雷设计,避免由于雷击事件出现安全事故。

1.5局域网

局域网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显著,是决定工程重要信息传输和共享的重要渠道。所以说,水利工程单位应该重视在工程内部设置局域网,完善网络通信系统,扩大局域网覆盖范围,从而保证工程内部环境网络条件更加优质,这对于实现工程系统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相关单位需要重视将外网与局域网建立有效衔接,从而使内部网络功能更加齐全,实现工程信息有效共享。

1.6信息化软件系统

为了更好地实现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发展建设,必须加强相应软件研发与应用。根据工程系统具体运行要求,比如说检测、调度以及防汛等,合理设计信息化软件。以先进的自动化软件为载体,构建各项功能子系统,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检测、调度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

2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信息自动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含金量低

正如软件企业的负责人所提,软件公司为应用提供的服务与投入的价格相对等,这说明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资金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水电项目信息的开发、速度。各方往往忽视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投资,或不打算在其他地方使用大部分资金,因此无法购买更好的自动化管理软件和相关的应用设备。

2.2缺乏专业人才

拥有专业的声誉和自动化技术人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技术人员必须及时管理水利水电工程,了解和掌握建设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各种隐患,确保水利水电建设安全发展。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很少有学生选择水利水电,即使选择水利水电专业,毕业后专门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学生也较少。这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方面,能在专业技能的应用上的人才少之又少。大多数工人只有简单的施工技术,但是他们不理解并且忽视建筑技术的自动化。

3水利水电工程信息自动化的发展对策

3.1合理统筹规划

无论什么样的建筑项目,最重要的是成本控制。一般来说,资本的特征决定水利水电项目的经济属性,两者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工程建设中的配置属性。在合理配置水利水电资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项目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在项目实施前规划和分配每个环节的资金。自动化技术的采用和发展将保留足够的资金,以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从而为提高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质量。

3.2培养专业化人才

技术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建设和运行。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进了培养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已经具备的技术人员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起激励机制,按照市场的经济发展条件,吸引更多具备项目特点的科技人才,针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养,打造出一只具备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力量团队。

3.3加强管理效率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用信息自动化技术,设计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可实施方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性建设或者是无效建设等,要严格按照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自动化建设管理方法进行建设,监督和管理水利水电工程信息自动化系统的落实过程,确保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水情、安全自动化监测等专业模块、模型的集成,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运用,促使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实时监控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手段从萌芽走向成熟。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实时自动化采集和精细化监控,专业信息数字化集成与分析,管理网络化和可视化的运用成果,为更多数字水利、智能水利的实践奠定基础,并随着深度运用得到改进与发展,势必能更广泛地试用于区域性的水利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郭亮亮,罗天文,吴恒友,徐锐,刘瑞宁.大数据与云服务背景下的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J].内蒙古水利,2018(10):62-64.

[2]代艳芳,浦承松,姜毅国.多维信息系统在水利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07):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