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站场改扩建总图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输气站场改扩建总图设计要点分析

石凤1胡健2

1.惠州市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广东珠海519000;

2.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本文以改扩建输气站场为对象,简要分析了输气站场改扩建的原因并将其分类,并从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布置四个方面进行了要点分析。

关键字:输气站场、改扩建、站址、总平面、竖向、管线综合

1、前言

众所周知,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它具备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技术成熟、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城镇、发电厂、陶瓷厂等各类企业领域内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而输气站场在建设初期的建设规模是按照市场调研、资源及预测分析进行确定。随着用户对用气量需求的增多,原站场的规模往往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为了满足增加的用户需求、完善天然气管网,对原输气站场进行改扩建势在必行。

2、输气站场改扩建原因分析及分类

输气站场改扩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A.新增用户提出用气申请,需增加分输口;B.运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需对原站场进行改造,例如:原站场运营时间太长,设施需进行更换;运营之后需增加清管、调压等功能;站场建成后由于地质问题产生不均匀沉降等。

依据输气站场改扩建原因可将其分为两类:计划性改扩建和无计划性改扩建。计划性改扩建指站场在建设初期已经获悉或可预测下游用户需求,并在初期设计及建设中为后续的新增用户预留用气接口,并考虑预留用地,为站场的后期改扩建做好充分准备。无计划性改扩建指站场在建设初期由于对未来市场的预估不明确或投资受限等原因无改扩建计划,按当前预测需求进行设计。

3、输气站场改扩建总图设计要点分析

输气站场改扩建总图设计内容包括很多方面,笔者主要从以下四大方面进行要点分析。

3.1输气站场改扩建选址要点分析

输气站场改扩建站址选择是总图设计的重点之一。计划性改扩建站场一般有预留用地,无须新增用地,但须复核预留用地是否充足;无计划性改扩建站场选址不仅需满足新建站址选择的基本原则,且还需考虑改扩建区域与原站场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新建站址选择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符合规划、环保要求;(2)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政策要求;(3)符合工艺流程,管线布置顺畅便捷;(4)内外交通合理便捷,满足运输需求,减小运费能耗,且保证必要的消防条件;(5)布置紧凑合理,节约用地,尽可能利用坡地、荒地;(6)供水、供电依托良好。针对以上原则,根据路由走向及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多处站址选址,收集、整理、核实设计基础资料,在地形图上对初选的几处站址做出平面方案草图,计算各方案的占地面积,粗略估算各方案土石方工程量,对各方案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得出一个最优方案。

改扩建输气站场的选址在满足上述条件基础上,还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改扩建的进出管线尽量与原站的进出站管线平行敷设,减少主管线交叉。(2)充分结合站周围地形、地貌,判断周边哪个方向更适合扩建。(3)比较原站周围的环境因素,如周围有无村庄、鱼塘、高压电塔、架空通信线等,尽量避免或少量迁改。(4)通过原站的布局考虑新建区域的选址和布局。一般原站在设计中已考虑扩建,在扩建之前也要了解原设计意图。(5)改扩建站选址的同时也要考虑尽量预留空间。

综合以上条件,若原站周边确定无法选用合理站址,再考虑移除或迁改建、构筑物供改扩建使用。

3.2输气站场改扩建总平面布置要点分析

总平面布置是油气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改扩建站场的总平面布置图应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对原有站场的建、构筑物、消防道路、排雨水设施、各种管线及其它设施尽可能保留、利用。并且使改扩建区域与原站场已建部分联系方便,布置合理协调,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已建站场生产运营的影响。计划性输气站场改扩建总平面布置要简单些,其在原站场设计及建设中一般有预留用地,具备无须新增用地,且拆迁量较小的优点。

输气站场改扩建总平面布置中新建混凝土道路、铺砌场地、围墙等构筑物须与原站场建设总体外观保持协调一致;须复核新建及已建设备与站外周边建构筑物防火间距是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须考虑新建区域与站内建构筑物防火间距是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须考虑对已建设施的迁移及新建;须考虑对已建设施的破坏及修复,如道路、市政彩砖铺砌、绿化等。

3.3输气站场改扩建竖向布置要点分析

输气站场竖向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节约用地、基本投资、建设进度、安全运营等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改扩建过程中竖向设计尤为重要,不仅需要考虑新建区域竖向设计的合理性,而且须考虑新建区域与已建站场的顺利衔接,以免造成逆坡积水,大高差处管线衔接难等问题。

进行输气站场改扩建设计之前须收集原站场竖向设计竣工图资料,新建部分须与已建场地竖向标高保持整体协调性。改扩建设计过程中还需复核已建站场竖向的合理性,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地貌单元以海积平原为主,软土分布面积广,约占陆地总面积的50~60%,层位稳定,厚度范围为6~50m,淤泥为主。由于其形成机理的特殊性,软土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等特性。因此,珠三角地区建设的输气站场一般在扩建的过程中发现已建站场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故在改扩建的过程中须考虑对已建但产生不均匀沉降场地的衔接及治理。改扩建过程中须考虑新建场地的排雨水系统,若新建排雨水设施与已建排雨水设施形成一个系统,则须复核原有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在汇水面积、径流系数等因素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能否满足排放需求。另外需特别注意新建区域是否对原有排水系统有影响,若须拆除部分排雨水设施,新建设施须与已建设施进行有效衔接,以保证排水系统的完整性。

3.4输气站场管线综合布置要点分析

输气站场的管线一般包括工艺管线、仪表电缆、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排雨水管等,敷设方式主要有两种: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一般站场采用混合敷设方式。工艺管线部分为地上敷设,部分为地下敷设,其它管线若无特殊要求一般为地下敷设。在改扩建过程中须考虑新建区域对已建管线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常用保护措施有三种:对已建管线进行迁移;对已建管线进行保护;对已建管线进行完善。具体做法如下所述:

(1)当改造区域地下管线较少,管径较大,无交叉或交叉较少时,采用管涵进行保护。如图1所示:

4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输气站场的总图设计不仅技术性、经济性强,而且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协调的专业及部门多,遇到的矛盾错综复杂,因此,对已建输气站场进行改扩建时须综合分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多方面比较,以便做出更加好的方案。

本文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还应在土方计算、构筑物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输气站场改扩建做出更好的总图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井生瑞.总图设计[M].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2]雷明.《厂址选择》[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3]张雪.浅析输气管线工程中站场总图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4,(01):104.

[4]牛琦.浅谈长输管道中输气站场的总图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1,(11):64+66.

[5]黎云英.输气管道站场总图特点及主要作法[J].天然气与石油,2008,(02):20-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