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住宅设计的构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健康住宅设计的构思

王鸿鹏

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25

摘要: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在享受当代文明成果的同时,忽视了大自然赐予的阳光、空气、风、水;过分依赖现代科技的生活方式,淡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亲密关系,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变成了奢侈的健康要求,笔者就住宅建筑在健康的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住宅;健康

如今,科技的迭代和进步越来越快,绿色、健康、科技已经成为商业住宅的标配。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居住环境呢?首先是住区建设用地,应选择在适宜健康居住的地区,远离污染源,有效控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电磁辐射、土壤氡浓度超标等的影响。其次是合理组织住区内部动静交通,防止机动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建设连续贯通的步行通道和无障碍设施,并为邻里交往创造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再次是居住环境能满足心理健康,使居住者感觉有安全感、居家感和社区感。具体表现在:

一、居住环境的安全感

居住安全与否,给住户的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居住小区的规划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具有可防卫的领域感:住宅小区设计时应注意把居住空间划分为不同层次的领域,各领域有明确的属性,分别为部分居民使用或归使用者所有,使小区、组团、院落、住宅楼等各功能空间具有聚合性,有明确的出入口,避免四通八达。领域属性明确,有利于住户对领域空间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可识别性强:体现空间领域层次渐进,从小区公共空间到组团半公共空间到院落半私有空间到住户私有空间,使领域层次越深入,私密性和安全感越强。

2、具有安全管理:小区的安全管理到位与否,给住户产生的心理影响极大。

⑴、设备安全:水、电、电梯、消防、监控等设备的安全。

户外活动安全:有各种防滑、防坠落等防护措施;室外环境水景的水深、岸高、构造的安全度,丁步石的安全度,水体洁净度;植物配置避免选用有毒、有刺的品种;对傍水、临崖的步道、游戏场地、运动场等安全防护设施齐全;还要考虑儿童设施及老、弱、病、残人员的安全;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计,婴儿车行走的方便等。

⑵、卫生防疫安全:从健康考虑住宅楼应取消垃圾管井和垃圾收集间,在住宅外设置密闭式或移动分类存放垃圾箱,或设置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垃圾站应设紫外线杀菌灯。建筑门窗、设备、管井部位考虑住宅的卫生防护,避免细菌传播。

⑶、小区治安安全:包括先进防卫技术的应用,户外安全的监控、遥控设施的有效发挥,做到无监控盲点,总之要避免形成治安死角。

二、居住环境的居家感

1、合理完善的功能质量:能满足居住功能需求,满足安全、休闲、社交的需求。

2、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用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确保充足的“绿量”,乔、灌、花、草等植物比例恰当。绿化配置多覆盖、多层次、多季节、多色彩、亲和性强、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给人舒缓、放松的身心抚慰。

3、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一个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会令人消除一天的紧张劳累,会给人以舒展放松、因地制宜的环境空间、祥和的小区居住氛围、个性特色的环境小品、绿色空间的可达性及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都会营造出一种居家的氛围。

三、居住环境的社区感

居住小区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要求和文化生活所需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聚居地。因此,要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电设施及管理要求。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公共交往空间,足够的绿地环境,严密的人车分流,才会给人以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从而充分体现社区感。

如何去营造健康的住宅环境呢?笔者认为从以下两方面来实现:

1、户外环境的健康性

⑴、自然优美的环境绿化景观:环境绿化是人居健康环境的组成部分,居住环境绿化可分为3类:1)宅前屋后小面积绿化2)小区路旁绿化3)集中绿化:在小区中心、组团中心布置中心花园,设置有特色水池、花坛、花架、花廊并配以精美的雕塑、亭阁等建筑小品,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在本次设计中,笔者将11栋楼布置在用地的四周,中心设置了一个大的中心绿地,同时考虑人车分流。人行步道全部放置于中心绿地的内部,居民在中心绿地里活动完全不受车流的影响。从中心绿地可以直接到达住宅的门厅,并从景观上考虑,将中心绿地的景观引入住宅的架空层,将景观和活动融为一体。车行道布置在住宅的外围,除消防车外均不能进入到中心绿地。

⑵、提供方便的商业服务设施:在沿规划路住宅的一层设置商业网点,给小区的居民提供了方便的商业服务。

⑶、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运动和活动,是健康的基石,居住小区要营造供居民户外接纳阳光、空气、水和运动的各种活动空间,包括:各种健身体育活动场所和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供散步、纳凉的邻里交往空间,比如凉亭、花架等元素构成的活动场地;供儿童、中老年人活动、休息的活动空间,比如健身场地、篮球场等等。

2、户内环境的健康性

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比如门窗的布置就要考虑是否对视,避免造成视觉干扰;功能空间面积是否能达到最低标准,小区的服务设施、医疗保健设施、康体活动设施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服务是否配套等等,尤其是注意住宅的建筑材料,充分考虑装修材料的选型,设备的选用,是否可能引起空气、声、光、热、水质污染等等。

⑴、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户型合理是户内环境舒适健康的先决条件,户型设计要坚持洁污分离、干湿分离、保障卫生的设计原则。住宅设计应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它是净化户内空气最有效易行的措施。内天井住宅平面是室内污染的易发区,影响户内健康环境,笔者认为住宅设计中不宜采用。高层住宅凹槽设计过深,将直接影响垂直通风效果,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优化。

⑵、增强卫生防疫功能:必须增强住宅卫生防疫功能的合理,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室内质量,要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阳光消毒。通风不但能降低室内氡浓度,还可以排出水蒸汽,避免发霉:能排除室内烟雾,对健康有好处。此外供水水质、净水系统的安全,避免周边噪声的干扰、注意室内温湿度变化的调节,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⑶、选择环保、安全的建筑装修材料:室内装修材料是确保住宅户内环境健康的重要内容。建筑材料选型不当,影响建筑隔声、保温的效果,室内装修材料选型不当,将会导致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如苯、甲醛等)含量的超标,它们是人体健康危害的直接杀手,为确保户内环境的健康性。

⑷、重视设施设备的设计:设备设计合理性是影响户内环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设施的低劣,会引起空气、声、光、热及水质的污染。笔者认为,诸如住宅应取消设置垃圾井和垃圾收集间,改用户外密闭式、可移动、分类存放垃圾箱;厨房不宜设置地漏,以减少废气的污染和虫害的滋生;尽量做到明卫,当设置有限制时设置无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回流的排气风道。这些均是健康住宅设计注意的要点。

结语

未来,健康住宅的趋势,将在这一条赛道上继续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与整合。健康住宅不仅仅是社区的配套,还将成为深深植入人们生活体系的一种观念。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2]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T5009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