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张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张虎

张虎

河北省成套招标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81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一体化在机电行业可谓是取得了突出性应用成就,不但能合理优化机电生产质量,大大提高机电生产工作效率,还能极大带动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促使机电行业逐渐开始朝向智能化方向前进。本文在此主要以机电行业为研究主体,对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和一体化设计展开详细分析探讨,便于提出相对恰当应用方法,推动机电一体化朝向更好方向迈进。

关键词: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一体化;设计

引言

机电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预先设定生产程序,然后借助控制装备远程遥控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因此,机电控制系统表现出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的特点。由于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行业呈现整体化、高效化的特征,借助其自身优势以及各类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机电控制系统的高效使用利于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机电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失误,利用控制装备操控工作过程代替工作人员完成危险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机电控制系统依托计算机的使用,能够对工作过程进行实时全面监控,远程监测机械设备以及生产过程,了解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机械中每个零件的使用状况,可以在发生状况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充分发挥了自动化的作用。

1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介绍

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复杂,通过对计算机技术模块的应用,完成对远程控制系统的编程进而提升对机械设备的控制效果,掌控生产管理流程。保证生产的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在进行控制过程中,需要结合机电控制系统本身的特征、归类分析控制管理要求。了解通讯领域的管理功能,完成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精准掌控。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细节进行检测,解决生产管理问题,保证对机电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了解智能化的机电管理需求,分析机械在生产环下受到的影响。了解智能系统,对生产自然的优化效应以及生产力的成本节省进行控制,减少人工生产误差,完成对智能化系统的精准建设,保证机电生产的安全,准确控制生产细节,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生产的系统管理水平。

2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1)在机电控制装备中的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通过计算机的标准化指令来达到机电控制的统一化和标准化。而最为关键的部件就是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能够严格执行预先设计好的控制参数,将控制装备的整个运行情况动态跟踪,输送时时数据,使机电控制系统实现了标准化和自动化控制,从而逐渐走向智能化控制。因此,越来越多的机电企业废除了人力控制,将PLC控制器广泛应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工作安全系数,机电故障范围进一步缩小,从而使生产成本下降,机电产品的质量却大幅提升,生产效益不断扩大。(2)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中,充分发挥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从而实现控制工程的高效利用。由于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特点,可以使机械电子工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式,想要在实践过程中推动机械电子工程的科技化与创新化,也必须引进自动控制系统,并做到高效利用。同时,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机械电子工程的整个工作过程,结合电子设备自身的功能,不断挖掘机械电子工程的潜在应用价值,使机械电子工程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下发挥出最大作用,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3机电一体化设计手段的介绍应用

3.1取代法

电子线路类机械生产的设计需要根据产品的特征完成对控制结构的设计,了解机械运行模式、运行状况、控制愿景。将电子线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联合应用,替代机械生产模块。分析变速装备的设计流程,分析控制细节以及电子行路的运行管理体制。对机械装备的使用方式进行合理掌控,保证产品的设计实用性。将机械设计还原以后,提升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效果,彰显设计优势。

3.2组合法

组合法,可以将各部分独立的模块和单元进行协调统一,使各独立部件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获得更高的质量和价值,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在运用组合法时,要根据市场反馈和行业发展方向,尽可能地运用多种组合法来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机电产品控制的创新。

3.3整体法

整体法是将电子方面和机械设备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其二者的有效整合展开整体化设计工作,便于促使机电一体化设计能够顺利实施。同时机电一体化设计过程还需始终将创新型设计理念放在首要地位,彻底打破以往传统设计模式,大大提高机电产品使用性能水平和整体质量。也就是说,整体性方法可将机械设备技术和电子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完善整体结构,既能充分展现出机电产品设计的创新独特性,又能树立良好创新设计理念,对机电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4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和一体化的设计分析

4.1机电一体化设计思路

机电自动化控制一体化,需要较小的设计体积来完成全部的运行参数控制。因此需要将机电控制模块设计成众多控制单元联合控制,而且需要体积小型化,将网络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机电一体化设计后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由于机电企业众多,行业发展不均衡,导致我国市场的机电产品虽然品类丰富,但其标准化、统一化十分困难。而通过机电一体化的设计,完全可以将控制器系统进行单元模块化,从而促进整个机电行业都朝这一方向发展,使得行业不得向统一标准方向靠近,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同时,使我国机电行业逐渐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4.2机电运行线路的一体化设计

机电运行线路一体化设计具体体现在电子线路上,在以往传统机电系统控制工作开展中,因机械控制常常与电子线路处于分离状态,进而非常容易使机电生产效率面临着大幅度下降趋势,并且相关操作人员对机电产品实际情况也不能有一个全面深入掌握。而在机电一体化设计实施后,上述现象便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将网络计算机和控制器设备合理应用到机电控制系统中,彻底代替原有控制性设备,不但能有效提高生产工作效率,还能借助相对完善控制系统顺利开展各项生产工作,甚至机电线路的一体化设计还能进一步优化生产质量,大大缩减了操作步骤,促使该方面企业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升。

4.3机电模块的妥善设计

分析机电的模块的设计理念,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模式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区。对各个生产部分、区间管理模式进行联合,提升生产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生产效率。对智能化加工细节进行控制。机电企业需要了解机电产品的使用特征,分析经济效益和盈利空间。节约成本,提升专业人员的个人素养,加大人才培养建设力度。保证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保证生产管理效益以及设计发展区间。将设计方案进行完善,提升设计管理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为企业经济模式创新以及经济类型的转变注入活力,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对于企业而言,机电控制系统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了打造企业优质产品,需要培养机电一体化的相关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实现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的目标,协调各种关系,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进生.浅析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3(1):73-74.

[2]贾晅.浅谈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及其一体化设计[J].现代妇女(下旬),2014(10):359-359.

[3]尹刚.浅析工程机电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2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