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NT、血清学筛查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联合筛查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超声NT、血清学筛查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联合筛查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分析

刘国蓉

益阳市资阳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NT、血清学筛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在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所收治高龄孕妇290例(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超声NT、血清学筛查、NIPT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另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所收治高龄孕妇行超声NT+血清学筛查者29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产前侵入性检查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NIPT检查共计发现胎儿染色体非整倍异常4例,包括1例21-三体高危,1例18-三体高危,1例染色体多态改变和1例可疑47(XYY);其中2例三体高危胎儿经引产证实,1例染色体多态改变胎儿发育停止,1例XYY型胎儿分娩后未见异常。结论采用超声NT、血清学筛查与NIPT联合筛查进行高龄孕妇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诊断,可有效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对于降低产前侵入性操作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超声NT;血清学筛查;无创产前基因筛查

相关资料显示,活产儿中染色体发病率约为1/800,包括性染色体异常、21-三体、13-三体等[1]。产前筛查是降低染色体异常新生儿出生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往临床主要依赖唐氏筛查进行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在孕妇及其家属中接受程度较低[2]。超声NT、血清学筛查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产前胎儿畸形筛查方法,本次研究已290例高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三者联合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的产前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所收治高龄孕妇290例(观察组),年龄分布为35~42岁,平均为37.2±1.8岁;孕周分布为15~26周,平均为19.2±2.8周;孕次分布为1~6次,平均为2.3±0.5次。另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所收治高龄孕妇行超声NT+血清学筛查者29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分布为36~44岁,平均为37.7±1.5岁;孕周分布为15~27周,平均为19.8±2.3周;孕次分布为1~5次,平均为2.1±0.7次。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①孕妇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在35岁以上;③拒绝产前侵入性检查或存在出血倾向、先兆流产等产前侵入性检查禁忌症者;④单胎妊娠。

1.3排除标准①夫妻双方之一存在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者;②产前B超检查存在异常表现者;③行有创产前检查者;④存在移植手术、异体输血、免疫治疗等影响胎儿染色体筛查结果因素者。

1.4检查方法观察组孕妇行三联检查:①对于血清学筛查、超声NT检查结果提示低危者直接进入常规孕期检查;②血清学筛查提示低危,超声NT检查提示高危者,行NIPT检查;超声NT提示低危,血清学筛查提示高危者行NIPT检查;NIPT提示低危者转为常规孕期检查,NIPT提示高危者建议其接受侵入性产前检查以明确诊断;③血清学筛查和超声NT检查均提示高危,建议孕妇行有创取样产前检查,如孕妇明确拒绝或存在相关禁忌症,则转为行NIPT检查;NIPT提示低危者转为常规孕期检查,NIPT提示高危者建议其接受侵入性产前检查;④对于侵入性产前检查提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者,建议其终止妊娠。

对照组孕妇行超声NT联合血清学筛查:①对于血清学筛查、超声NT检查结果提示低危者直接进入常规孕期检查;②超声NT或血清学筛查中任一提示高危者,建议孕妇行有创取样产前检查;③血清学筛查和超声NT检查均提示高危,建议孕妇行有创取样产前检查;④对于侵入性产前检查提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者,建议其终止妊娠。

1.5观察指标对观察组290例高龄孕妇联合筛查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并对两组孕妇产前有创检查操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6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联产前检查结果本次研究中,NIPT检查共计发现胎儿染色体非整倍异常4例,包括1例21-三体高危,1例18-三体高危,1例染色体多态改变和1例可疑47(XYY)。其中:1例胎儿孕期发育停止,终止妊娠,2例接受引产处理,1例继续妊娠,新生儿未发现异常。

2.2产前有创检查情况本次研究中,观察组290例孕妇产前有创检查率为1.38%(4/290)。对照组中共计15例提示高危,其中12例接受产前有创检查(4.14%),观察组孕妇产前有创检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4.113,P=0.043)。

3讨论

受到环境、遗传及孕妇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确实。染色体异常是造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染色体非整倍异常所造成新生儿残疾最为常见,如21-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等[3]。加强高龄孕妇产前筛查,降低染色体非整倍新生儿出生率,对于提高我国人口出生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目前临床存在多种产前筛查方法,如超声NT筛查、血清学筛查等。其中,超声NT检查多用于孕早期筛查中,可有效检出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相关资料显示,唐氏综合征发生风险同NT厚度呈正相关。但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超声NT检查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其检查结果提示阳性胎儿中仅1%~3%确诊为唐氏综合征[4]。血清学检查也是一种常用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方法,通过对孕妇静脉血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等水平进行测定,并结合孕妇体重、年龄等因素,从而对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生风险进行评估。但此种检查方法同样无法避免假阳性的出现。

随着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为NIPT的开展提供了可能。NIPT检测具有无创、安全、灵敏度高等优势,对于21-三体、13-三体等胎儿染色体非整倍异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李玉芝等研究指出,采用NIPT进行孕妇产前染色体异常筛查,其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9.7%。但是由于NIPT操作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相关资料显示,NIPT对于多胎妊娠、染色体重复或非平衡易位诊断敏感度较差[5]。因此,产前筛查时应严格把握NIPT适应症,对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存在非整倍体高风险、既往存在染色体异常胎儿生育史或夫妇一方为罗氏易位携带者可建议孕妇行NIPT检查,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度。本次研究中,290例高龄孕妇中仅对超声NT或血清学筛查结果提示高危者行NIPT检查。尽管羊水、脐血等有创取样产前检查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受到孕妇及家属自身观念、侵入性产前诊断禁忌症和操作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尚无法推广应用。本次研究中,仅对NIPT提示高危者建议孕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以减少产前侵入性操作数量,降低孕妇宫内感染、流产风险。本次研究显示,超声NT、血清学筛查及NIPT联合筛查共计检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龄孕妇4例,其中仅1例染色体多态改变者行侵入性产前诊断。3例联合筛查提示异常者均中2例三体综合征者均经由引产得到证实,1例性染色体异常胎儿尽管在分娩后未见异常,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NT、血清学筛查与NIPT联合筛查进行高龄孕妇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诊断,可有效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对于降低产前侵入性操作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源,刘迎平,阮焱.孕早期血清学联合超声NT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3):3097-3098.

[2]陈婕,陈兵勇,尹晓云,等.孕早期超声检测胎儿NT厚度联合母亲血清PPAP-A、Fβ-hCG水平检测在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5(5):73-76.

[3]陈寸,何娟,吉文倩.超声NT测量与血清β-HCG及PAPP-A检测在孕1113+6W唐氏征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1):78-80.

[4]侯桂玉,郭跃文,蒋丽江,等.超声NT、血清学筛查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联合筛查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580例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0):21-23.

[5]吴敏,潘登,石爱美.超声NT指标联合血清生化指标在孕11~13+6周孕妇21、18-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506-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