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山水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研究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保持山水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研究设计

许瑞清

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因此,本文分析了保持山水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关键词:保持山水特色;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景观区是城市居民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同时它也是城市绿地和园林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生态效益的实现,城市居住区景观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1、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2、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与自然协调的原则

城市景观的总体设计要以较好利用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追求景观整体风格的统一。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使景观、生态、文化和美学功能整体和谐。只有综合考虑,才有可能规划布局出功能合理、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2.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即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历史延续性、又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善待自然与环境,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和重要原则。

2.3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城市景观便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城市景观不仅是向人们展示的,而且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其中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3、保持山水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探索--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例

赣古城位于江西南部,赣江的上游,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采厚,山水资原丰言,古城格局独特。赣自成独立的地理单元,周边以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构成连绵起伏的山脉,东部是横互赣闺之间的武夷山脉的南段,西部是赣湘之间的罗弯山脉的余脉,南部贝是赣粤之间的南岭山脉东段的九连山和大庾岭,整个地形自周边向内部逐渐降低,形成一个面积约为1500平方千米的红层盆地。而发源于赣南周边山区的众多河流形成扇柄状的向心水系,穿山切谷,弃向盆地中心,汇合成章江、贡江两条水系,然后在赣古城的八境台下合流为赣江,成为赣江的原头。适宜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美丽的山水,为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3.1现状山水格局--三水绕三山,三龙聚三潭的空间格局

青龙山、三阳山和峰山三条山脉分别坐落于储潭、欧潭与汶潭,从空中鸟瞰,章江、贡江又将城区围合成天然的“阴阳太极”图案,与赣江共同构成了“三水绕三山”“三龙系三潭”的空间格局。宋代文豪苏东坡普将赣的秀丽山川、雄伟城廓签为“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这样的自然环境特征体现了赣州独特的山水风貌格局和山水文化的审美需求,也是赣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自然环境要索的价值体现。

3.2整体山水景观格局控制

赣州古城自宋代以来,作为小盆地衣耕经济模式和堪舆文化背景下山水文化格局的代表,在用远景、中景和近景3个圈层来展现这种风貌特色时,审美情趣由然而生。远景器展表现为区域山水景观圈,视觉半径约为15km,视线可达东南郊海拔为1016m的崆峒山、西北郊海拔为680m的三阳山及从东西两面呈“人”子形向古城合流的章江和贡江,俨然一幅写意泼墨山水面;中景圈层表见为城市山水景观图,视觉半径为8km,包括青龙山、通天岩和天竺山等山脉,并与城郊的古塔、古浮桥和古榕树共同构成了一幅写意山水画;近景圈层表现为城内山水景观圈,视觉半径约为3km,是由古城内“三山”(笔峰山、东胜山和夜光山)、“五岭”(田螺岭、金圭岭、白家岭、慈姑岭和桂家岭)、“八台”(凤凰台、高戏台、钓鱼台、章贡台、拜将台、八镜台、郁孤台和龙凤台)共同组成的一幅浓墨重瑗江笔画。

3.3城市景观面与景观节点控制

城市中以公园、广场、街头游园等形成城市景观面。城市公园周边区域:整个城市的四周的山体景观控制带,火车站周边区域及城市的外部环境生态控制带。城市景观面的规划设计应始终贯彻山水园林城市的原则强调山林特色、城市绿洲特点贯彻玲珑秀美、依山带水的尺度和格局特征。

城市景观节点是对城市风貌有重要影响的桥粱位置,干道交叉口、城市出入口、标志性场所等。对主要道路的对景通过建筑和标志物引导视点,构成城市的景观节点具体包括城市东、西、南三个出入口:城市三座桥梁的两端地段:城市广场、政府、中心路等核心点。3.4城市景观轴线控制

赣州古城在城市选址和景观营造都讲究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作出最佳选择。而赣州古城周边天然的山水资源为其营造出了“背枕三阳,面向崆峒,青龙抬头,白虎低伏”的绝佳“四山”格局。在以景观审美为主要文化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古城内的主要公共建筑(如郁孤台、八镜台、军门楼和文庙等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偏东36°的方向朝向了峰山,从而形成了以峰山为向山(朱雀)、三阳山为座山(玄武)的另一条以取景为目的的城市景观轴线。这一轴线将山、水、城有机融合,取景恰到好处。

结束语

总之,城市景观设计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不断优化城市景观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五军.山水文化对赣州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结构的影响[J].规划师,2014.

[2]纪文楠.浅谈城市景观规划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7.

[3]朱雯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浅析[J].四川水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