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贡柑落果裂果的管理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浅谈贡柑落果裂果的管理问题

潘长军

潘长军广西贺州市钟山县职业技术学校542609

对贡柑落果裂果的管理问题,对发梢较难的植株而言,特别要注意保持树盘土壤的湿润,以及在施肥中,尽量以有机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勤施及薄施。在贡柑的果实表现上,一般是略较沙糖橘易于落果,特别是后期落果以及裂果。

贡柑裂果多发生于伏旱后的8至10月间,原因是由于干旱引起果皮收缩,雨后或灌水后,果肉大量吸水,使肉与皮生长不同步,果皮破裂。此症在阳坡地、瘠薄地和保水力差的园地发生较多,可在干旱时用0.3%的尿素液或30ppm的赤霉素液,傍晚喷洒于果实表面。这样可以刺激果皮生长,使果皮生长与果肉生长的速度保持一致,从而防止裂果。一般每周喷一次,连喷3-4次,雨前或灌水前加喷一次即可。但赤霉素使用不当或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柑桔果皮变厚,可能会影响到果实的外观品质。

贡柑类果实的保果是综合的管理措施。其中对树体的肥水管理,即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以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进行协同是保果的重要基础。第二次生理落果大约在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初。而造成第二次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是树体养分不足以支持诸多幼果对营养的大量需要时,则植株出现自我调节而造成落果。就目前的第二次生理落果而言,如果树势一般,前期肥水管理也一般的,宜每隔约10天喷施1次0.04ppm的芸苔素内酯加入30ppm赤霉素及高钾型叶面肥,一般喷施2~3次。以芸苔素内酯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及调节树体内源激素的平衡。以赤霉素与造成幼果与果柄形成离层的脱落酸相颉颃而抑制离层形成。以高钾型叶面肥,如高钾型腐殖酸康宝、或农夫康、绿劲、沃得保等,令植株迅速吸收,转化为幼果急需的养分而减少落果。此外,如果植株树势壮旺,叶色浓绿,夏梢已抽发的,宜在喷施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同时,采取对主杆或主枝进行环割,暂时抑制根系的吸肥吸水能力,从而抑制夏梢的抽发,并对已抽发的夏梢给予抹除,以减少梢果争肥造成落果的风险。另外,病虫危害,灾害性天气等因素影响也会造成落果,需注意病虫危害的防治。

贡柑类果树的裂果是在膨大期的重要生理性病害。柑橘类果树的裂果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土壤中含水量或供水不均匀,久旱突遇大雨暴雨,果肉发育过快,果皮与果肉的发育不同步;土壤过于瘦瘠,植株缺乏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影响果皮的韧性或强度;空气中相对湿度过低,影响果皮的发育;内源激素的平衡等。因此,对于减少柑橘类果树的裂果,是需要综合的管理,及早进行预防的。例如:在采果前后,注意增施有机肥(如4龄以上挂果时,每年应施下腐熟鸡粪7公斤以上或腐熟猪粪25公斤以上,或花生麸1.5公斤),以尽量满足周年植株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以及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性等能力;在花蕾期或花期喷施1~2次细胞分裂素,以增加果胚的细胞增殖数量,为果实将来的发育增大空间;在谢花期至生理落果结束前,多次喷施钙元素含量较高的叶面肥,以钙元素与果胶结合成果胶钙,增加果皮的韧性;在果实的膨大期,结合放末次秋梢,喷施30ppm赤霉素,以增加果皮的适当厚度。以及注意病虫害。其中喷施1~2次500倍液石灰乳稀释液,减少因日灼病而影响果皮的强度而减少裂果等。

有关幼龄贡柑果树与挂果贡柑果树的管理,其最大的不同点,是如何将纯营养生长的植株(幼龄未挂果树)过渡到既要营养生长,又要生殖生长(挂果树)状态。这关键的技术要点就是对植株的合理肥水管理,如期抽出秋梢,抑制冬梢的抽出,让植株能进入正常的花芽分化。就广西梧州苍梧地区,其纬度与广东贡柑、沙糖橘的主产区广东四会、清新、德庆接近。其秋梢的抽出时间也应该在8月中旬左右(幼龄挂果树)。目前上述柑橘类果树的放秋梢期已过,秋梢正处在生长的阶段了。果实开裂是果蔬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果实开裂多发生于果实生长的中后期,一旦发生裂果即失去商品价值,并引起病虫害的发生,种植户损失严重,已经成为限制果品及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裂果问题已经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裂果也成了众多农化经营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展开了一轮轮的“防裂大战”,大战过后,更多企业是无功而返,反而背上了“假药假肥贩子”的名义。通过走访发现,人们形成了一种认识,谈裂果就必谈钙肥,说钙肥也离不开裂果,众多企业的防裂方案也始终围绕着补钙做文章,于是出现了全民补钙防裂果的现象。有农户认为,只要用过了钙就可以让果不裂,只要使用过钙肥还裂果,就认为钙是假冒产品,导致众多优质钙肥蒙受冤枉,实则不然,形成裂果的原因众多,涉及到水分、施肥、管理、品种等多个方面,因钙元素缺乏或失调引发裂果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全面分析裂果原因,制定一套综合防裂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果蔬裂果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土壤水分急剧变化引起裂果

土壤水分的变化,对果皮中钙的吸收影响较大,干旱、淹水都可能引起水分胁迫,减少钙的吸收量,进而造成裂果。作物生长前期遇干旱,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遇频繁降雨,根系输送到果实的水分猛增,果肉细胞会快速膨大,而此时,果皮多已老化,果皮细胞因角质层的限制而膨大慢,就会出现果肉把果皮胀破的情况。因这种情况出现的裂果在葡萄、枣、石榴上较为常见,若前期缺水,会影响幼果膨大,着色期如遇连续降雨或大水漫灌,都会引起大量裂果大发生。

原因二:品种生理特性引发裂果

裂果与品种的生理特性和品种遗传特性关系密切,品种的果型大小、果皮厚度、果实含水量、细胞紧密度、需肥规律、含糖量及含酸量、果皮发育质量都会影响到果实裂果。如葡萄品种中,果皮薄、果肉脆的品种易裂,着色期根系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的品种易出现开裂;柚类,果形指数越大,果顶皮越厚、果心中心柱越充实,裂果较轻;油桃品种,含糖量较高,含酸量较低的品种的裂果较重;甜瓜、西瓜品种,皮薄且皮脆的品种裂果较重。

原因三:植物内源激素失衡引起裂果

植物内源激素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到果皮和果肉生长的速度,当两者生长速度失衡时就会形成裂果。在实际生产中,果实发育中后期,因激素失衡造成裂果的现象较为常见。同时,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是造成裂果的原因之一。2011年发生在江苏丹阳的西瓜“爆炸”事件,除了与栽种品种、气候(生长前期干旱,后期急剧降雨)有关,也与膨大剂使用不当有密切关系。

原因四:营养失衡造成裂果

果肉中的矿质元素及其营养平衡对裂果有显著影响,树体养分不平衡会加剧果实裂果。果实生长期间磷、钾、钙对果实裂果影响最大,其次为镁、硼、锌、铁、铜、锰。当某一种或几种元素过量,而其他元素含量较低时,裂果就会增加。实际生产中,在作物生长后期,因钙缺乏、钾超量造成裂果现象十分常见。目前土壤酸化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起的中微量元素缺乏或失调现象十分普遍,加剧了裂果的发生程度。

原因五:病虫危害引起裂果

有研究表明,炭疽病可以引起脐橙裂果,炭疽病、锈壁虱、红蜘蛛等为害与裂果有直接关系,需要注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白粉病为害葡萄后果皮硬化失去弹性,硬核期后易从果顶纵裂,形成裂果。红蜘蛛为害葡萄后,果面形成褐色锈斑,多数从果蒂纵裂,形成裂果。

总之,贡柑落果裂果的管理问题解决了,有利于提高贡柑的产量,因为造成裂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也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片面强调某一项因素往往难以取得较好效果,这样才能管理好贡柑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