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王静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255100

人之初,性本善。德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小学时代,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初始阶段,在改革德育教育形式、创新德育教育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小学阶段正是人生的启蒙时期,更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纵观整个教育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可以说,小学阶段就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角色,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德育工作,多渠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升班主任德育素养,切实保障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干好工作的保障。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进展,就必须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小学生年龄小,心无杂念,他们的心灵极易被直观的事物触动。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不断创新德育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身边的事物,不断加深自身的认知程度,从而提升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例如,在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应以活动的形式为主,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参与氛围,切忌一言堂,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二、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为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导者,其言行举止,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对塑造学生的心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端正的思想作风,将优良的综合素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做好学生的标杆。要想律人必先律己,小学班主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楷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欣赏班主任的高尚气节,德育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协调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扩大德育实施范围

德育教育所设计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素养、文明的举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德育与教学必须协调一致,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让教学为德育服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心理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互助中生活和学习,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指导上,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德育实践活动的引领下,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德育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使德育知识内化于心,并促使德育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品质,为学生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将德育活动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使德育实践真正落到实处。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为父母尽点孝心、做一次家庭小主人……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促使了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五、合理运用竞争机制与评价策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看到学生进步,而学生进步的动力源泉在于竞争,竞争机制是班级发展的催化剂。为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重视竞争机制的设置和运用,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不忘集体荣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纵观各种比赛,它们都是以个体的行动为集体争得荣誉。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竞争意识是集体凝聚力的体现,班主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为班级增光、不给班级抹黑的思想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争取给教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主动为班级争取荣誉,让彼此都在竞争中收获进步。班主任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让每位学生都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明确在班级中的地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六、以网络教育环境为助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

人的健康成长需要适宜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借助环境的影响作用,为班主任德育效果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辅助。一方面,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合理布置教室环境,构建班级文化,借助环境的作用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以及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重视,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构建德育网络交流与共享平台,设置一些德育功能较强的游戏或动画片等,使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平台上接受健康的德育内容。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又提升了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

总之,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借助班主任德育对小学生实施良好的教育和指导,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为基础教育优化改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