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站供血科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谈血站供血科管理

刘保霞高静赵彦燕

刘保霞高静赵彦燕(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257-02

【摘要】供血科是血站的窗口科室,也是血液出站前最后的质量把关部门。搞好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入库、储存、发放、运输,建立健全供血科的SOP并严格的遵守操作规程是每位供血科工作者的职责。

【关键词】供血科管理

输血作为临床医疗的重要方法,应用日益广泛。输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医学领域的关注和重视。血液的质量直接影响输血和受血者的生命安全。血液质量与采血、保存、检验、血液分离制备、保存、运输等各环节的控制密不可分。其中,做好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运输,是供血科在血站质量管理链条中的重要职责。

1血液入库

待检库工作人员将合格的血液包装后送交供血科,说明预选批次,供血科打印《成品库入库单》,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和《血液的入库、保存、发放、运输规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清点核对。

血液品种、血型、数量、规格与《成品库入库单》相符。标签内容完整、清晰,献血码、产品码一致无破损。血液外观检查血袋无破损。浓缩血小板、机采血小板呈淡黄色云雾状,无纤维蛋白析出。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成品库入库单》上签字。

2血液的保存

各品种血液制定最佳库存量,并按最佳库存量进行储存。血液入成品库后,根据血液保存条件要求和先进先出存出库原则,按品种、血型、规格和采血日期依次分别存放在不同保存条件的血液保存箱。值班人员对所有血液保存状态进行监控。

3血液的发放

3.1用血评审成品库工作人员对用血单位申请的用血计划进行评审,记录于《焦作市中心血站临床用血日报表》,并准确、及时的按计划供血。需临时制备的成分血,在评审供血计划时,应对血液制备所需时间、交通运输时间进行评估后确定。必要时,要了解特殊临床用血情况,并对临床用血进行指导。

3.2血液发放发放血液时,要严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血液外观进行检查,对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溶血、黄疸,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层的界面不清或分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的血液不得发出,并按《血液报废制度》填写《血液报废审批单》,经质控科审批后报废。

血站计算机管理系统是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血液出库时,必须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逐个录入出库信息,核对血液合格及品种、规格、数量。无误后,打印《焦作市中心血站血液出库单》方可发出。与用血单位当面查对交接清楚,经用血单位确认签字后,完成血液出库。

对于到血站取血者,必须为签订供血合同的用血单位,并经医疗单位和血站认可,在血站进行取血人员信息备案的医务人员,持加盖血库或医院医务科公章的《医院取血申请单》方可取血。取血者必须经指纹确认,防止不具备血液运输安全知识的人员取血。取血单位自备洁净安全的血液冷藏箱。

发放的血液无质量问题,不得退回。如有质量投诉或质量缺陷时,及时记录于《质量投诉或质量缺陷登记本》,并报告质控科确认后收回。

4血液的运输

血液运输前,检查送血箱和血液的温度,非制冷运输箱要准备足够的冷源。运输中监控血液温度,保证血液温度在规定范围内。血液运输工具最好有温度自动记录系统,读取温度记录打印存档。

发往不同用血单位的血液分别装箱,标明目的地、品种,并附血液出库单。不同温度环境要求的血液不得混装。

送血途中,持续监控送血箱的温度,并填写《送血记录表》。

5设备管理

5.1血液保存箱要严格执行SOP文件,每周对供血科所有血液保存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和日常维护。每季度清理血液保存箱滤网,检查压缩机和冷没压力,检查报警装置,检查或校准血液保存箱温度,保证设备及运行正常。

5.2消毒设备做好血液库房的消毒工作,对消毒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和记录。自动空气消毒机按库房体积进行配置,定期清洁滤网和更换臭氧发生媒介。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做好使用记录,按要求更换紫外灯管。

5.3用电配备应急备用电设备,如发电机。计算机、血小板震荡保存箱还应配备不间断电源,确保网络信息畅通和血小板保存符合其质量特性要求。

5.4计算机计算机的使用重在安全,防止接入不安全存储介质,安装木马、病毒查杀软件定期查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5.5关键设备血液保存箱是供血科的关键设备,包括储存全血和红细胞的4℃血液保存箱、储存血浆的-20℃或-30℃低温冰箱等。关键设备由血站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确认,数量充足,运行正常,互为备用。

6形象管理

供血科作为窗口科室必须从言行举止上完善自己。文明用语,形象得体,服务于临床。

总之,供血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供血科面向的服务对象是各医疗机构,也是血液出站前最后一道质量检查关口,它的职责是满足临床的用血需求,每时每刻备好各种情况使用的血液。所以我们应该强化服务保证质量,以科技创新推动供血科的发展,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保证血液质量,使输血事业发展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