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中标准化管理策略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计量中标准化管理策略的应用

王强

(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随着新时期我国人民电力使用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与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而电力计量工作作为这种联系最为直接的实现环节,在目前的开展中必须实现全面的完善,才能够真正地推动企业对于电力这种商品的有效营销。因此,近年来,我国各电力企业皆纷纷针对计量工作开始了标准化的管理。本文便是从计量工作的标准化管理角度入手,从人员与服务、管理、技术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人员与服务;管理;技术

当前时期,电力企业在国家经济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与完善的环境下,也开始受到来自市场经济规律更深层次的影响,企业如何在此种经营管理形势中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以推动自身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了相关管理人员以及领导必须着重考虑的一项问题。而电力计量工作作为整个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与电力消费者关系最为接近的一环,通过推动计量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来实现企业当前的发展任务是极为有效的。本文便是从人员与服务工作的标准化、具体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及计量技术的标准化这样三个方面具体地谈论了电力计量工作的标准化开展,以求推动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双方效益的获得。

一、电力计量在人员与服务方面实施的标准化管理

计量工作在整个电力企业的工作中是一种基础的存在,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销售电量的高低直接评判着整个电力企业的收益,因此,电力企业对计量工作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人作为计量工作中的主体性因素,从人员与具体的服务方面开展必要的标准化管理尤为必要。本文下面就着重分析一下这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首先,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必要的竞选上岗以及考核淘汰制度等,来净化整个计量队伍的人员组成,并且从专业、年龄以及性别选择方面推动队伍结构设置的合理性的实现,还要将整个队伍的长期及系统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来实施,推动全体人员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企业还应该通过定期组织交流会,或者是组织队伍开展对外学习及考察等,着力加强对于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从而使人员的素质不断地得以提升。而且,企业还要积极地对各项计量工作进行考察分析,及时地推动工作中出现的硬性技术问题或者是人员思想问题等的有效解决。还有,企业应该定期聘请一些具有较高的职业经验以及技术能力的人员开展培训或者讲座,以此来对计量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使计量人员从各个方面实现对于自身的优化。

其次,电力企业还应该着力开展对于服务标准的重新设立,以及对于新的服务项目的开发,推动服务工作全方位的标准化实施。一方面,就服务标准的重新设定来讲,企业要通过对现代电力市场以及人们的需求和信息反馈等进行调查,再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服务制度、营业制度、业务流程、服务监督等方面工作进行标准规范,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标准的细化以及具体化,推动每一个人员工作、每一份费用使用、每一秒时间计量的具体规范。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在现代积极地展开对于用电咨询服务的主动提供,向电力用户宣传必要的计量知识,并且为电力用户解决电力困难提供24小时的不间断迅速高质服务,使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保证企业在开展计量工作时能得到用户的支持与配合。

二、电力计量在具体的管理方面实施的标准化管理

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决定着电力计量工作实施的优化程度,电力企业对管理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必定能够为企业的计量工作完善开展提供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论一下管理方面的标准化策略: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才能够真正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化实施。首先,企业必须从计量标准的档案管理制度、计量管理的技术规范、现场检验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与轮换制度等电力计量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制度的标准化完善,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制可依。其次,企业还要加强对于电力计量各项工作的法律依据的宣传,推动《电力法》与《计量法》等法律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2推动企业各部门协调

首先,电力企业要想推动计量工作各个方面的标准化实施,就必须从中高层领导阶层出发,充分地调动领导层以及管理层在此项工作中的带动作用的发挥,而这些领导人员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全面提升计量管理工作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企业要通过工作制度的规定,来建立不同部门之间工作的衔接,即保证电力计量工作能够在设备的购买、配置、检测、维护、检查、报废、建档等各个环节实现流程化的标准管理,确保计量工作在各个部门职责的明确划分及有效落实。

3强化电能表检验工作

电力计量工作对于电能表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一旦电能表出现问题,整个的计量工作也必将存在纰漏。因此,企业必须着力地强化对于电能表的检验工作。一方面,对于新购置以及正在使用的电能,企业必须采用分批的随机抽样等有效方式进行质检,并将现场校检仪检测不合格的表及时地送交专业部门进行检测,并对不合格的表进行及时更换。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针对每一块表的使用状况、检测状况等建立档案,全力减少由于电能表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管理问题。

4开展全面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记录,也是为未来工作提供借鉴的必要手段,因此,企业必须完善其电力计量档案的管理工作。首先,企业必须将电力计量中的各种材料、检测报告、鉴定证书等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并随时为这些档案进行数据的更新补足,确保各项在档资料以及信息的准确性。其次,企业还要为档案实施现代化的管理,通过计算机等手段来建立高效、精确的信息索引,为计量工作对于各项材料的应用提供便利。

三、电力计量在技术应用方面实施的标准化管理

1提高计量工作的精准度

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定期地对各种电力计量装置进行检验,更换已经淘汰的落后电能表,利用具有高稳定性及精度的现代化计量装置,并且确保这些装置的使用能够全面满足计量工作规程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对互感器进行调整实施误差的互补,或者是直接利用电压的二次导线电压的误差补偿设备对误差进行补偿,从而全面地提高计量的精准度。而且,企业还要加强对于设备检验及检测、调整等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其次,企业还要通过对计量选型定表进行强化,即正确地进行接线、合理地定位计量点、合理选择互感器类型、开展各方面计量工作的综合分析等,来实现对于计量准度的全面提升。

2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

首先,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进步的眼光,在具体开展计量工作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各项技术使用的优势及局限,不断地推动计量技术在新时期与高科技相关技术的有效结合,使电力计量工作能够在计量需求不断转变的环境中始终达到对于计量需求的满足。其次,计量工作负责人员还要善于与相关的上级领导进行沟通,以强有力的证据以及合乎情理的说法来打动上级的领导部门,使领导部门能够加强对于计量工作的关注,并且为计量设备以及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行资金投入,从而使企业的计量工作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

结语

电力计量工作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企业必须在新时期不断地推动对于计量工作的标准化管理,通过提升计量的标准程度,为企业开展其他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嘉.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

[2]孔庆红.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