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朱雪梅

关键词:人工湿地技术;污水处理;应用

引言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让人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和保障,定期召开研讨会,作好宣传推广工作。污水处理和生态保护是一个发展性的问题,所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行动。

1人工湿地技术中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的作用

1.1在人工湿地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植物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环境净化的作用。然而,在人工湿地技术不断的建造的过程中,水生植物已经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规模。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相当于城市中的绿色景观或者绿化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并且对空气环境也起到了净化的作用。

1.2由于水生植物种类的不同,污水处理的程度也是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只有将两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其功能进行有效的分配,进行合理的应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将人工湿地技术的效果和优势,达到最佳。

1.3人工湿地技术在物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应当对厌氧沉淀、混凝沉淀等形式,进行全面的加强,从而对悬浮物进行全面的清除,这样不仅仅对管理和维护进行了全面的平衡,对其建设和运行的成本,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促进了我国人工湿地技术的快速发展。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2.1技术的原理

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基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为水生植物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并通过一些物理和化学途径净化污水;水生植物除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外,还有输送氧气到根区和维持水力传输的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是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机制。同时它们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一个系统。废水可以在人工基质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的表面流动,并在窗床体的表面种植具有污水处理机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能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当废水流经时,固体物被人工基质及植物根系阻拦截留,有机质通过生物膜的吸附、同化及异化作用而得以去除。

2.2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

人工湿地对于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强。污水中的有机物可分为溶解性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和颗粒性有机物。有机物通过植物的根系的微生物吸附,经过同化或异化作用后,得到去除。同时,植物根系对氧的释放使污染物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且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和吸附等作用增大去除率。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被微生物利用。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被异氧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定期的基质更替和对植物的更换使有机体从湿地系统中去除。

2.3悬浮物的去除:通过格栅拦截、重力沉降、絮凝沉淀的作用机理来完成。如设置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厌氧沉淀塘等预处理设施,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2.4有机物的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大量的有机物提供能量,通过微生物的吸附降解和代谢吸收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营养元素。

2.5磷的去除:通过微生物的同化和超荷积累作用、植物的吸收转化作用、土壤的离子交换和化学沉积作用实现对污水中磷的去除。

2.6氮的去除:通过植物吸收转化、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及土壤基质的吸附等作用,实现对生活污水的脱氮处理。氮是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一部分氮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同化,釆用定期收割的方法,对低氮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2.7重金属去除

人工湿地对重金属也有很强的去除能力。金属离子去除机理主要有:植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土壤胶体颗粒的吸附、悬浮颗粒的过滤和沉淀,人工湿地对污水中重金属去除是通过植物、微生物、土壤基质等组成成分共同起作用的。其内在机制是各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栽种植物的构造湿地系统对Cr的去除可达到99.8%,并且去除效果与进水中Cr的浓度和停留时间没有直接关系;Cr的去除是通过砾石床基质的吸附积累完成的,少部分Cr富集于植物根系。

3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的应用形式

3.1水生植物的选择

在人工湿地建造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地点的不同,其建造的种类也是有所不同的。人工湿地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是,表面流、二是;潜流等这两种形态。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表面流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其表面的流动、温度等性能也相对较差,这样植物的活动能力也相对较差。同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表面冰层倒是氧气有所下降,其应用的效果就会有所下降。但是,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覆盖性能。并且,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其保温的效果的性能相对较好。因此,在人工湿地建造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气温差异,对人工湿地技术的种类,进行全面的选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工湿地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另外,在水生植物选择的过程中,也要对其地理环境和温度,给予高度的重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人工湿地技术中的水生植物与污水处理的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在水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是有季节性的。例如:北方的温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冬季,其温度最低达到零下20多度,水面就会结冰,湿地也结冻,这样在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处理的效果。

3.2水生植物的养护技术

由于各个地方的季节不同,尤其是我国北方在冬季的时候,气温相对较低,这对我国人工湿地技术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提升人工湿地技术中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效果,应当全面的加强水生植物中的保温效果,通过保温的形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植物休眠的时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可以进行全面的提升。

3.3水生植物的配置形式

人工湿地技术中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工湿地的面积不断的扩大,水生植物在处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为其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工作人员在对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水生植物的种类,进行合理的配置。并给,在配置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实际情况与水生植物的配置和设计形式相符,使两者处于平衡的状态。

结束语

人工湿地是应用天然湿地净化污水的原理建立的新型污水处理生态工程,它应用的是生态循环系统原理,所以深受国内外污水处理行业的青睐。人工湿地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养护的重要途径,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湿地可用来处理多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誉为“自然之肾”。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刚.浅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其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

[2]白士新,刘贯一.水生植物对磷吸收的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3]高侃,范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J].吉林林业科技.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