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途径与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家校沟通途径与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温斐

陕西省定边县第一小学

摘要:当前社会中,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对教育教学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以往的家校沟通形式并不完善,具备太多的漏洞与不足,使得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就家校沟通途径与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根据当前家校沟通的现状问题,给出一些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家校沟通;有效性;途径与方法

经济快速发展下,城镇化步伐加剧,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该环境下,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严峻,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关键。良好的家校沟通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有利,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1]。然而,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职责,故常常不注意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其实,良好的学校教育是离不开家长的全面协作的,唯有家校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一、当前家校沟通的现状问题

(一)家长与学校在思想上忽视家校沟通

当前的家校沟通中,很多家长和学校内心深处对其是忽视的,他们之间几乎很少有真正沟通的时机,使得有关信息难以及时准确的传达,造成教育教学的失误。学校里老师未能合理运用家庭资源,常常凭借己力,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家庭里父母觉得孩子在学校有老师教育,常不注意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故不利于家校沟通的有效开展。

(二)家长与老师对家校沟通有着自己的理解

学校教育中难免会有请家长的行为,据了解,很多家长觉得自己被请到学校一定是孩子在学校犯错了,或是孩子的成绩下降了等,而不会想到去关心孩子的心理与人际等方面的价值观;而多数学校老师觉得家校沟通只有学生有了问题后,才会出现,主要是请家长来管理自己的孩子,尽管该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意义,但也会使学生更加叛逆,不利于有效家校沟通的实施。

(三)学校开展家校沟通较为随意,缺乏针对性

据了解,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主要形式,但是一些老师在家长会上主要讲述学生的成绩状况与常出现的问题,使得家长在此很被动,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听,很难获取一些详细状况关于自己孩子的学校生活,令家校沟通无法取得更好的成效[2]。总的来说,家校沟通很多时候都是老师以班级为整体开展的,几乎没有安排和学生家长的单独性沟通,使得沟通更为随意,缺乏针对性。

(四)家校沟通缺乏一定的技巧

很多学校的老师寻常时候几乎不会主动联系与沟通家长的,唯有遇到实在处理不了的问题时才会联系家长,且沟通时缺乏一定的技巧,长时间如此,学生家长便会觉得自己被叫去学校定会因孩子的问题受到责问,该种状况下,家校沟通很难真正有效。

二、家校沟通途径与方法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准则

1.对学生家长给予充分尊重

有效的家校沟通需老师对学生家长给予充分尊重,不可因学生成绩、家长学历和经济水平等对其区别对待,应把所有家长当成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关键。与家长沟通时,言语应温柔,态度需和善,关于学生的问题,老师应耐心细心与家长一起找出问题根源,不可过分责问父母,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家长,他们才会更配合家校沟通的实施,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

2.对学生给予充分关爱

科学有效家校沟通的实现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充分关爱。所有的学生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宝贝,老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家长感知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当家校沟通进行时,老师不仅要赞扬学生的进步,还要婉转将学生的不足指出来,帮助家长共同纠正学生的毛病,使家长明白老师的一切做法都是为孩子着想,便会更加配合家校沟通,也更容易与老师有情感上的深交。

3.展开针对性的家校沟通

有效家校沟通的实施,需要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对于学生家长,需采取不一样的沟通途径。比如,有的学生家长性格上有些内向,不太擅长面对面开展的沟通,如此老师便可使用电话或短信途径与其沟通。有的情况下需要老师进行家访,就需老师前提和家长进行约定,最好不要冒然访问;若家长觉得不方便,可征求家长意见,邀请其到学校沟通,选择一处适宜的场所进行沟通。针对成绩不太好或是退步严重的学生,家校沟通非常有必要,老师需主动沟通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学生的方式,分析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成绩,强化家长对学生的信心。

(二)采取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形式

1.认真耐心倾听

家校沟通进行时,老师需集中精力,对学生家长的观点认真耐心倾听。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均保持仔细倾听的态度,还要和家长有眼神上的沟通,不可随意插话或打断家长的讲话。若是沟通中遇到电话打来,最好拒绝接听或和家长礼貌讲一下后快速处理完,不可长时间让家长等待。

2.勇于接受批评

家校沟通中,因种种因素,老师会从学生家长那里得到批评或指责的话语,此时,老师应勇于接受,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听完家长的不满,并对其进行反省与分析,若家长出现不满进行批评指责是对的,老师需自我改善,合理处理;若家长的批评完全是没有的事情,老师也不可直接和家长去争论,也要反省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家校沟通没有做到位,老师应承担其中的责任,尽快处理好家长的误解。

3.开拓新型的沟通方式

通常情况下,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主要形式,而家长会的开展总是以同一种方式,难免会令家长觉得没有新鲜感,进而不愿来参加,即便是来了也只是应付了事[3]。要促进家校沟通的有效性,开拓新型的沟通方式很有必要,比如,开展会议型的家校沟通,将家长会的模式缩小化、完善化,使其更便于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

4.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有效家校沟通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信息传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人与人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故家校沟通中,老师可立足于传统沟通的基础上,充分运行现代化技术。例如,创建班级qq群或微信群等,将班级学生家长邀请到群里,随时分享家校沟通有关的资料与信息,使家长可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孩子在校状况,老师和家长间的沟通可更加方便和自由,利于实现家校沟通的有效性。

总之,家校沟通是当前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方式,学校老师应给予高度重视,构建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准则,采取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形式,加强家长对学生教育的关注力度,促进家校沟通有效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卢来霖,寇婷婷.独立学院家校联系有效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02):35-36.

[2]李志斌.家校互联合作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途径与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以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为例[J].才智,2014,(04):132.

[3]熊结标,徐长斌,郑纪英.提升高校家校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9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