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细胞因子在老年肺气肿与肺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炎性细胞因子在老年肺气肿与肺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

邢红雨

(解放军150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气肿与肺间质纤维化中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差异趋势。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入的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老年患者各40例,作为A、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40例做对照,为C组,对所有患者或健康正常人进行外周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分析。结果:A组患者INF-γ、IL-2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4明显较C组低(P<0.05);B、C组比较可知,B组患者IL-5、IL-10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2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A、B两组其他炎性细胞因子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中的INF-γ、IL-2、IL-4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B组中的IL-5、IL-10、IL-2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对上述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可得,A、B两组与上面提到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分别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性细胞因子与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存在正相关,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检测、监测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来帮助诊断上述疾病的患者或者易感染患者,帮助临床识别者两种疾病。炎性细胞因子在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预后效果中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炎性细胞因子;老年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16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污染以及抽烟等因素导致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几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入的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老年患者各40例,作为A、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40例做对照,为C组。三组患者人群均属中国汉族人群,且个体相互均无血缘关系。A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4.3±6.4)岁;B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3~73岁,平均年龄(72.6±6.3)岁;C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73.1±5.9)岁。三组性别、年龄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取样:于早晨6:00至7:00之间进行外周静脉血液采集,采血量为5mL,选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采集完毕后建血液放置于室温(20~28℃)下静放半个到一个小时,而后进行离心,离心参数为3000转/分、5分钟,取离心后的上清液(血清),在-20℃下保存待检。

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进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检测,依据仪器及试剂要求的操作条件和步骤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分析三组患者或健康正常人血清中的INF-γ、IL-2、IL-4、IL-5、IL-10、IL-13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对数据统计与分析,测定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原始数据整理后进行方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炎性细胞因子:A、C组比较可知,A组患者INF-γ、IL-2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4明显较C组低(P<0.05);B、C组比较可知,B组患者IL-5、IL-10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2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A、B两组其他炎性细胞因子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性: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得,A组中的INF-γ、IL-2、IL-4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B组中的IL-5、IL-10、IL-2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对上述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可得,A、B两组与上面提到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图1、2。

图1A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图2B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3.讨论

在临床上,肺气肿与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两种独立的疾病[2],其临床表现以及生理特征均不相同,但其有一共同的特点,便是其临床主要特征之一均为炎性细胞因子的炎症反应[3],目前有大量细胞水平上的动物研究试验表明,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与否与是否患有肺气肿或者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关联[4、5],但其是否在人类体内也是一致效果还未知。本研究显示,A组患者INF-γ、IL-2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4明显较C组低(P<0.05);B、C组比较可知,B组患者IL-5、IL-10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2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A、B两组其他炎性细胞因子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中的INF-γ、IL-2、IL-4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B组中的IL-5、IL-10、IL-2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对上述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可得,A、B两组与上面提到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分别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炎性细胞因子与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存在正相关,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检测、监测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来帮助诊断上述疾病的患者或者易感染患者,帮助临床识别者两种疾病。炎性细胞因子在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预后效果中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常彩虹,高毅英,高玉林.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肺纤维化和肺气肿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比较[J].临床荟萃,2015,30(1):44-46.

[2]杨天芸,宋琳,蔡蓉,等.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1):2017-2019.

[3]杨颖,华树成,白晓雪,等.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9):2559-2560.

[4]许小毛,蒲纯,杨翼盟,等.老年人肺纤维化和肺气肿综合征临床特点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2):129-131.

[5]钟莉,谢艳萍,辅桓钦,等.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与单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对比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2):212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