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雷击风险评估保障红河跨越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创新雷击风险评估保障红河跨越发展

程林刘宝翠

(红河州气象局,云南蒙自661199)

摘要:经过一年多创新研发,红河州雷击风险评估系统现已建成和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红河州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效率和质量,必能为我州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雷击风险;评佔;跨越发展;红河

引言

随着红河州电子信息化进程加快和高层建筑增多,雷电防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进而对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鉴于此,我们研发红河州雷击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防雷法规和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为依据,将红河州1951-2015年雷暴日数资料及2006-2016年闪电资料}存入SQLServer2005数据库,通过C#编程语言,借助ⅤisualStudio开发工具进行系统研发。研发成功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红河州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红河州在跨越发展道路上雷击损失。

1主要研究内容

1.1防雷法规和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分析研究各类防雷法规和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具体包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雷击损害风险评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害和生命危害》、《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的电气和电子系统》、《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红河州雷击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红气发[2012]21号)等。

1.2分析建立数据库

包括各类数据表建立,有项目概况表、建筑物参数表、闪电资料表、雷暴日数表和风险结果表等;包括存储过程及触发器建立;包括红河州范围内1951-2013年雷暴日数资料及206-2014年闪电资料筛选入库。

1.3编程实现系统功能

通过C#编程语言,借助Visualstudio开发工具,实现项目信息的新建、查询、修改;实现雷击大地密度图、三公里范围闪电分布图、月闪电分布图、时闪电分布图和雷暴日数分布图自动绘制和查询;实现建筑物风险结果自动分析计算;实现风险评估报告自动生成;实现规范依据查阅和已评项目查询修改。

2技术路线

2.1风险参数及风险结果确定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确定雷击风险评估各类风险参数及不同参数间相互关系。其中,风险参数包括概率因子类、损失率因子类、风险因子类和其它因子类。每类因子都包含了不同具体因子,每个具体因子都包含不同选项及对应值。

2.2数据库建立及雷电数据导入

2.2.1数据衣建立

数据表包含项目信息表、建筑物参数表、风险参数表、风险结果表、闪电信息表、雷暴日数表和用户表。闪电信息表存储红河州2006-2014年闪电信息雷暴日数表存储红河州1951-2013年雷暴日数信息。用户表用于登录系统,区别用户权限,管理员用户可进行系统设置。

2.2.2存储过程建立

dob、insert_sdz1存储过程主要用于导入红河州2006-2014年闪电资料。

2.2.3触发器建立

fordelete_Jzw触发器建立用于在建筑物信息被删除时自动删除该建筑物对应风险结果信息,保证建筑物信息、风险参数信息和风险结果信息一致性。另外,用触发器也可提高前台评估系统反应速度。

2.2.4视图建立

dbo.查询视图建立目的是合并建筑物参数表和风险结果表,为查询数据,生成评估报告提供方便。

2.3系统功能实现

2.3.1建立项目基不信息

以项目名称为唯一标识,将项目编号、项目地址、建设单位、勘测时间、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项目东南西北方位图和项目地理位置图保存到数据库或本地磁盘。

2.3.2给制各类风险图

从技术上讲,雷击大地密度图绘制是通过C#编程语言调用Surfer绘制,包括两类绘制方法,一类是按红河州各县市行政区域绘制:选定县市、截止年份和具体项目便可绘图,也可确定最大最小经纬度后,选定项目、截止年份和项目经纬度便可绘图。

三公里闪电分布图绘制采取C#调用Surfer技术,以评估项目中心经纬度为中心,四周3km内地闪密度作为本项目雷击电闪密度,划分大小为0.01×0.01°格点坐标,分析工程项目区域1km(4km2)、2km(16km2)、3km(36km2)内出现闪电次数。月闪电分布图绘制采用GDI+来绘制柱状,确定画布大小,在画布内确定横纵坐标及坐标单位,将工程项目区域内月闪电最大强度和次数数据对应到坐标轴上绘制12个月最大闪电强度和闪电次数柱状图,以emf格式保存到本地磁盘,可供查阅。

2.3.3计算风险结果

首先录入建筑物信息,该信息包括评估项目名称,明确该建筑物属哪个评估项目。其次,选定风险因子类型。根据建筑物所满足实际情况,选取符合条件风险项,系统会自动给出风险值。除外,系统也考虑不同风险因子相互关系,最后计算风险结果并保存于数据库。

2.3.4生成评报告

技术上通过C#调用Office,在Visualstudio平台上加载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Com组件,实现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生成。制定评估报告模板,在模板内插入书签,通过书签来定位图片、表格等位置,然后查询数据库和本地磁盘,将相应图文信息插入模板内对应位置,最后合并各模板内容,生成完整评估报告。

2.3.5制作电子规范依据

借助Easychm工具将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二十四号令)、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气象条例、红河州雷击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制作成CHM格式电子书并在系统内被调用,方便用户查阅风险评估工作规范依据。

2.3.6实现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库参数管理、图片路径管理和个人信息管理。用户管理主要是方便管理员新增、删除和修改所有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密码重置和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库参数管理方便管理员用户设置数据库连接,连接字符串将被保存在安装目录config文件内。图片路径管理为设置各类风险分布图存储位置。个人信息管理主要是方便用户校正个人信息。

3主要研究成果

3.1系统主界面设计

系统主界面展示系统所有功能,包括项目信息建立、风险图绘制、风险值计算、风险报告生成、规范依据査阅和系统管理。

3.2项目基本信息建立

项目基本信息以项目名称为唯一标识,将项目编号、项目地址、建设单位、勘测时间、

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项目东南西北方位图和项日地理位置图保存到数据库或本地磁盘。

3.3风险图绘制

蒙自范围内2006-2014年雷击大地密度分布图(红星处为项目位置所在)自由范围内

最小经度103.00,最大经度104.00,最小纬度23.00,最大纬度24.00,项目经度103.5、

纬度23.5,截止时间为2009-2013年雷击大地密度分布。

3.4三公里闪电分布图绘制

以经度103.20、纬度23.10为中心,截止时间为2006-2010年三公里闪电分布图。

4结语

红河州雷击风险评估系统研发成功,评估人员只需做相应选择与信息录入工作,便可自动生成Word版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提高红河州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降低雷电所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必会为红河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齐立波,C#入门经典(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一作者简介:程林(1987-),男,河南邓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与应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