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养护管理措施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养护管理措施刍议

王瑜珲

王瑜珲(册亨县公路管理所552200)

关键词: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养护管理;措施

前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真正解决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仅靠交通、公路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县乡公路特点的养护管理机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真正形成合力,使养护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才能保证县乡公路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能。

一.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建设经费不足,必要的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及涵洞、边沟涵等都无法进行处理,从而会加剧公路路基水毁塌方,路面翻浆、坑槽,以及边沟、挡土墙水毁等危害,增加了行车安全隐患。最后导致养护成本加大,令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2.农村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令较多乡村公路存在一定的侵占现象,仅注重建设,却忽视了养护管理,“重管轻养”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干部将公路工程建设视为造福大众的政绩,完成建设后却没有注重定期做好养护管理。而较多农村群众则认为养护仅仅为上级单位以及政府机构的职责,与己无关。呈现出养护管理意识欠缺,仅图个人方便,任意的挤占和损坏公路,给车辆以及行人通行带来较多不便,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成本及难度。

3农村公路在养护管理中,存在着养护技术不高。同时养护的队伍和机械设备也存在着严重缺乏的情况。在公路养护方面很多的工作人员对砂石路面的养护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养护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同时,在对公路路面进行养护的时候还是停留在手工养护的阶段,这样就使得养护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低的,同时在养护设备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使得农村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破坏严重的情况。

4管理机制不健全,养护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村级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无法建立,特别是乡镇既没有固定的管养机构和专业养护人员,又无养护设备。加之近年来全县建设项目增多,人工工资和物价上涨增幅较大,而现有的县道养护承包单价较低。因此,农村青壮年愿意从事养护承包的人数很少,随着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专业的养护技术和机械操作人员严重短缺,乡镇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无法承担农村公路管养任务,养护质量难以保证。

二.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建议及措施1.更新思维方式,完善养护管理为优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级政府单位、施工单位、公路管理单位,应摒弃以往重视建设忽视养护管理的片面思维,将养护管理视为公路工程的安全保障,推进交通事业优质全面发展。应基于战略发展高度,保障群众利益,引入现代技术、更新思维方式,强化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同时,应做好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大众整体责任意识,营造保护爱护公路、全面养护公路的风气氛围,加强责任感。同时政府单位应树立施工养护多措并举的原则,明确公路监管单位以及乡镇单位养护管理职责。应推行管养集成的工作模式,并引入专业养护管理,发挥群众监督管理与养护工作职能,进行定期常年的养护,并做好季节维护管理。同时应引入必要的专业养护技术,促进市场化的发展运作。应不断的丰富工作经验,引入养护承包责任体制,进行就近承包,同时应优选责任意识较强,技术知识过硬的施工团队,并应做好岗前培训,实施分段负责,履行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管理单位应履行年终考核管理,针对施工养护管理状况支付相应报酬。

2.明确养护标准,全面落实工作经费农村公路良好的养护管理,应就不同的地区环境制定合理的养护标准。路面应保持良好的清洁度,不存在碾压农作物及建筑石料,不堆放杂物等;边沟则应完善畅通。对于山区危险公路路段,应布设显著的警示标志,并应位于学校工厂等门口布设减速带,规定安全限速标准,应确保指路标识以及公里桩完好的布设。对于杂物堆积占道行为,应有效禁止,确保不存在擅自的沟槽挖设施工、随意的埋管行为导致对整体公路造成破坏,并影响辅助设施功能的问题,还应杜绝车辆超载对公路承载性能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公路养护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应创建政府投入为核心,专项补助投入,农村筹措资金为辅助的经费制度,同时社会各方应积极参与,扩充养护经费来源渠道,弥补资金不足问题,确保农村公路在充足的经费保障中做好养护管理。

村委会应强化宣传教育,将护路养护演变成群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对于经费的应用应做好专户管控,确保公开监督管理,并做好年度审核,实现专款专用,单位及个人则不应进行挤占与挪用。

3.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村级运转经费的常态支出项目。村级运转经费要严格按用途使用,考虑到农村公路对农民、农业、农村的不可或缺现实作用,建议上级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村级运转经费的重要组成。

4.加强日常养护工作。交通主管部门,要根据相关要求,做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管理的督导、检查、考核验收工作。乡镇农村公路养护机构也要加大对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管理力度,设专人对辖区内乡、村公路的桥梁、涵洞和地质不良路段进行经常检查,特别是汛期要经常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桥梁、涵洞重要部件存在明显损坏或不良地质路段存有安全隐患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要采取限制交通及绕行等措施,同时向地方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采取乡镇每月检查、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季度检查、市局半年检查和省区级年终联查的方式进行,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目标的重要内容。

5.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1)大、中修工程:农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由交通主管部门协同乡镇采取招标形式,公平竞争,择优施工队伍,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竞争,逐步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养护工程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依照养护工程合同和工程进度计量支付养护工程资金,保证养护工程的进度及质量。(2)日常养护: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提倡由专业和村委会及沿线村民就近承包,县道和重点乡道由公路管理机构实行专业养护,其他乡、村道通过招投标由辖区乡镇组织各村委会和村民承包等多种形式进行养护。

乡镇公路养护组织负责日常检查工作,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依照养护合同和养护完成工作量计量支付养护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三、结束语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三分建,七分养”反映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规律和关系。加强公路养护是公路建设成果的巩固、完善和提高的延伸,是保证和维护公路质量,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发挥公路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修好农村公路是荫及亿万农民的大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非常繁重,需要政府行为,部门配合,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让农民兄弟走上柏油路、水泥路。

参考文献[1]贾晓磊.浅谈农村公路日常维护与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2]王栋.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19).[3]刘成.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