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处文字有问题

/ 1

这几处文字有问题

周明东吴远萍

湖北十堰市竹山第一中学周明东吴远萍

选入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里的文章,至少是语言表达规范的文章。如果作者不经意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我们的教科书编者和审订者也应视作“大问题”,采取措施加以修改。我在教学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中张承志的《汉家寨》一文时,仅在开头的三自然段就发现在语言表达上这几处有问题。

原文如下: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板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声,或许还好受些。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除开一种维吾尔语叫uga的毒草是碧绿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山坳褶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暴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一、原文中第一句里的“荟集”似用“会集”为妥。“荟”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草木茂盛。组成词语只有“荟萃”,其释义为:(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汇集;聚集。课文中这句话是第一层的总起句,从大视角来描述汉家寨所处的地理环境:汉家寨孤零地处在雄伟天山和千里荒漠戈壁之间。

二、第二段“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一句里第二个“都”显然属于重复罗嗦。

三、第三段第一句“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是个病句。“蓝松嫩草”和“天山南麓”怎么能相比较,说它们“判若两地”呢?应改为:和长有蓝松嫩草的北麓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这样,把北麓与南麓的地形地貌作比较,说明天山南麓特殊的地形地貌——像被烤伤的一块皮肤,从而突出其恶劣的地理环境。

教科书里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规范表达的蓝本,不可掉以轻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里,在教学中还遇到过一些文字表达上的问题。现仅就《汉家寨》前三段中问题求教于关注语言文字规范运用的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