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秦亚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秦亚斌

秦亚斌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030032)

摘要: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的技术也逐渐引入电力企业的工作中,其中在信息系统调度方面在智能化的技术支持下取得较大的进步。在智能化的技术支持下,电力信息的调度监控可以很好地为企业信息安全以及稳定运行等提供极大的帮助。智能化的技术可以改善之前实施调度工作中所出现的零散问题以及功能较为单一的情况等。该文结合智能化的技术具体分析电力信息中实施调度监控的运用情况,希望能够给今后电力企业实施信息系统调度以及监控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监控体系

引言

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工作直接影响电力网络运行情况,但现阶段电力信息系统还存在安全性不高的问题,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管理人员将各类技术融入到其中,提升监控管理工作的智能性,为之后的电力系统优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系统构建原则

1.1整体构架丰富

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系统构建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构建质量,需要按照整体构架丰富的原则进行整理,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信息通信系统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需要扩大业务范围,进而调整电力信息系统整体构架为重点,达到推进电力信息通信行业运行发展的目的。第二,在电力信息系统智能化调整调度监控体系时,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系统构建,达到丰富整体构架的目的,推进电力信息系统运行发展。

1.2提高相互协作性

提高相互协作性为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系统构建原则,在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整理。第一,调度监控系统在优化调整时,不仅能够满足智能化发展需求,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推进电力信息系统运行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电力系统构建工作量较大,过程较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在系统优化时,能够加强联系,提高各部门的协调性,推进电力企业运行发展。第二,电力信息整理工作涉及到了单位较多,进行系统调度监控调整时,各部门能够形成协作意识,为之后的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管理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体系的框架设计

2.1部署架构设计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电力信息系统中的调度以及监控要求,即电力企业要求整个调度工作具有较高的可用性以及稳定性,进而可以防止相关设备以及网络出现健康问题,象“盲调”的情况,所以在设计架构方面就需要优化整个网络层面以及设备层面,使各个设备的配置不会出现冗余的情况。根据这一系统性能以及容量要求而进行规划测算,同时借助于一些虚拟资源池以及云平台的技术,对资源进行扩展以及合理分配,从而很好地满足电力企业中万台设备实施接入以及管理的情况,并且在保证系统可用性以及高性能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功能架构的设计分析

在智能化的调度监控中,在设计其架构的过程中就需要从电力企业的实际调度情况出发,象其中的功能架构主要包括4个内容:第1个是业务监控;第2个是告警分析;第3个是监控场景;第4个是自动处置。结合这些需要设计隔离的装置以及相关的配置,使整个横向深度都可以得到很好地整合,进而可以在整个信息系统的内外网中实现其具体的功能。除此之外,纵向方面主要是融合了一些网络以及信息系统,这就可以很好地对其中的信息系统,象数据库、主机、中间件以及业务应用等进行管理,进而可以在调度工作中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2.3技术架构的设计分析

在技术构架的设计过程中,智能化的调度监控系统中可以通过B/S架构来实现相关的功能要求。在该架构系统中,其核心的部分就能够通过集中分配的方式发至网管服务器,从而很好地减弱电力企业业务的逻辑以及数据接口所出现的耦合程度。此外,调度人员在工作中则主要通过浏览器访问的方式就可以对平台进行监控,该技术架构很好地简化了整个系统开发以及维护方面的工作流程。此外,在告警分析、业务监控以及监控主题的模块中,都可以进行升级处理,在B/S的架构中全方位地调度电力企业中的信息。

2.4应用仿真技术

为了达到提高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构建质量的目的,需要应用仿真技术,第一,仿真技术具有智能分析的优势,为了提高应用合理性,技术人员可以先构建SNMP模型,记录事件处理流量、方式等,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工作,达到提高智能化的目的。另外,信息调度监控系统构建工作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有效性,需要将Web服务器应用到其中,达到软件转化处理的目的,为之后的信息系统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在按照仿真技术构建相关调度监控体系时,为了提高优化有效性,需要合理构建网络交换机、调度工作站等结构之前的关系,保障相关命令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提高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推进电力信息系统运行发展。

2.5构建局域网系统

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构建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构建质量,需要构建局域网系统,在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整理。第一,电力信息系统分析工作包含内部、外部两个方面,由于现阶段电力信息系统中,存在工作站设备、服务器连接不当的问题,对电力信息系统构建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提高数据的实时性,需要技术人员合理应用网络交换机,发挥出其中的虚拟化功能,及时了解电力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系统中存在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系统立即发出警报,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处理故障问题,推进电力信息系统运行发展。第二,由于局域网系统具有下达指令的目的,为了保障相关指令能够实现,可以构建工作站,例如:构建规约转换工作站时,需要在设定标准接入模式时,构建数据转化系统,保障相关运行信息、参数信息能够得到合理应用。

2.6融入自动化技术

在构建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时,需要融入自动化技术,第一,自动化技术具有实时性、通用性的特点,将这一技术融入到电力信息系统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技术人员需要合理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等工作,达到优化电网调度中心的目的。例如:将Alpha服务器融入到系统中时,为了避免出现由于节点故障导致的运行不良的问题,可以构建分布式系统,达到优化电网调度质量的目的。第二,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调度监控体系中时,为了保障系统具有实时性与开放性,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优化工作,为之后的电力信息系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需要技术人员先总结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分析,达到提高运行稳定性的目的,推进电力信息系统运行发展。另外,在进行系统优化调整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实时性、可靠性,需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中,并按照科技的发展情况进行电力信息系统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马世英,郭逸豪,宋墩文,等.计及级联失效的电力信息系统脆弱性评估[J].发电技术,2018,39(3):226-232.

[2]郑佩祥,陈柯任,文福拴,等.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中信息系统发生预想事故的影响[J].电力建设,2018,39(6):89-95.

[3]程明,刘显明,洪微明,等.基于电力信息系统的监控分析与应急处置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2):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