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管理策略

胡庆坤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新民市供电公司辽宁沈阳110300)

摘要: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行业的进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电力企业也发生了一定改革,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性逐渐加深。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电力营销工作非常重要,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电力营销工作的结果体现主要是电费的收取,构成电力企业的主要经济收入,所以电费的收取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电力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构成及产生原因,并对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费风险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繁荣,促使电力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现阶段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就是电力营销工作。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供电企业在实际的电力营销工作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进而大大增加了电费风险,对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供电企业当前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就是要将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电费管理中的问题,从而将电费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1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构成及产生原因

1.1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构成

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电力需求的重要供应端。特别是在电力市场不断开放的今天,私营电力企业也参与到了市场竞争之中。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手段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电费回收风险。具体来讲,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构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电费安全风险。电费安全风险和运营风险是不一样的,是专业的电费风险类型,主要包含电费收费风险、核算风险、电费操作风险等。具体来说,电费核算指的是供电企业对用电一方的电费报表开展阶段的方法,而电费核算方面的风险指的是,在计算方式上没有根据国家的规定来调整电价的核算基数,进而使得电费核算和用电方式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电费安全风险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用电审核带来的电费风险。供电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用电企业具体项目和资料展开审核,之后才能签订供电合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因为供电企业为了盲目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经济效益,导致对资质不全、手续不全以及限制用电项目开放供电,进而在用电审核方面出现了电费风险。所以,针对用电审核方面的问题,造成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

1.2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产生原因

目前,电力市场中还存在原先的公有制用电的理念,对私营方面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对供电行业的商业运作理解不到位。电力企业市场方面的营销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供需模式内,绝大部分的用电企业或者是个人对供电企业的市场化与商品化的运作,还不是非常了解,还没有确立好的商品电力消费的理念,供电企业在市场内长期处在弱势地位,不仅要承担电力商品共赢,还得维系好客户。在电力营销过程中产生电费风险,不仅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供电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管理策略

2.1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意识,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

意识指导行动,因此,要想加强对电费风险的管理,就要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意识,认识到电费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能否做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质量,所以说电力企业一定要提高对电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牢固树立起电费风险管理的意识。

另外,想要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电力企业一定要学习先进的电费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并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电费风险管理方法。首先,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电费风险事故进行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从而减轻电费风险造成的损失。其次,对于有可能造成电费损失的因素进行控制,尽量缩小电费是损失范围。同时,要善于对电费风险损失进行转移,降低电费损失的额度。

2.2加强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电费风险管理的行为

一方面,加强电费风险管理组织的建设。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将电费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层面,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地位。其次,电力企业一定要成立专门的电力风险管理部门,为做好电费风险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最后,派遣专业的电力营销管理人员来负责电费风险管理工作,加强和电力企业各个有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加强电费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健全完善的电费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电力企业电费风险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来制定可行性较高的管理制度,保障电费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另外,一定要注意制定管理细则,保障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防止出现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的情况,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3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水平

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利于提高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首先,电力企业应该适当增加信息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其次,积极利用先进的电费管理系统,以提高电费管理的质量,减少电费损失。最后,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

2.4加大对电费回收管控的力度,保证电力市场正常运行

提高对电费回收管控的力度是降低电费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可以保证电力市场正常运行。首先,电力企业已经进一步扩宽电费缴纳的途径,为用户缴费提供最大的方便,以减少拖欠电费的情况。其次,为了保证用电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即使这些企业存在拖欠电费的情况,有些地方政府仍然不允许供电企业对这些企业停止供电,这对供电企业实施电费风险管理工作就提出了一个较大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应该主动和政府进行沟通,向政府反映这些企业拖欠电费的情况,从而让政府介入,迫使这些企业补交拖欠的电费。最后,电力企业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以保证电费回收,减少电费损失。

2.5实行电费内控责任制度,保证所有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实行电费内控责任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费风险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电费内控责任制度,将风险管理的责任进行细化,明确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建立起权责统一的内控管理体系。其次,建立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对电费回收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根据考评的结果对电费回收人员采取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措施,从而提高电力回收人员的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提高电费回收率。

3结语

随着电力企业的逐步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电力企业经营发展中,电力营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能够产生风险的主要是电费风险,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电费不能及时的回收,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说针对这种现象,电力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电费回收的效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电费能够及时的回笼,是电力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保障,也是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魏玉芳,司洪波,李明.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0).

[2]韩大鹏.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探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

[3]张雷,周鑫.浅谈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7):58-58.

[4]邱成伟.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