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骨折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罗慧娟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730900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基护次数、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基护次数方面,观察组(48.21±10.42)次,显著多于对照组(41.89±12.54)次,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5%,显著多于对照组72.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骨折护理;健康教育;效果

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科损伤问题,一般是因为外力暴力损伤或者自身因为活动姿势不佳导致的挫伤,引发骨变形与骨碎裂等问题[1]。该问题一般在老年与小孩的群体中较为常见,骨折后会出现伤口肿胀与疼痛等情况,情况严重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导致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本文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分析运用健康教育后患者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从19岁至67岁不等,平均为(42.58±5.41)岁;骨折情况中,上肢骨折为9例,下肢骨折为14例,胸腰椎骨折为5例,颈椎骨骨折为7例,尺桡骨干骨折为5例;骨折原因中,交通事故为23例,积累性劳损为5例,砸击伤为12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从17岁至65岁不等,平均为(43.14±5.56)岁;骨折情况中,上肢骨折为7例,下肢骨折为13例,胸腰椎骨折为8例,颈椎骨骨折为6例,尺桡骨干骨折为6例;骨折原因中,交通事故为21例,积累性劳损为8例,砸击伤为11例;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状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健康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做好患者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认知状况、疾病状况、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意愿等。由专业的评估模板表格进行,护理人员依照表格内容逐一的落实填写,做好深度的沟通交流,进行患者康复状况评估,为健康教育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对应的计划[2]。要做好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患者接受度的情况调查,让患者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例如健康讲座这种形式就需要做好必要的事先沟通,患者或者家属同意再邀请到现场参与活动。

在患者床头需要悬吊信息塑料板,里面涉及到每天护理计划与患者信息,由此保证工作开展的准确性。同时患者出院时需要提供对一个的书面健康教育资料以及面对面的沟通强调,具体内容需要依据患者个人情况做对应内容的强调与安排。如果患者情况较为特殊,属于老弱群体,需要做好护理单的红色标注,有关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针对家属进行,而不是患者本人。

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展开,包括健康手册、健康讲座、一对一面对面沟通等,甚至需要配合对应的网络健康教育资源。健康手册可以制作成小简易手册,针对不同骨折情况设定对应内容,发送给患者与家属阅读。也可以在病房中放一本公用的健康手册,随时查阅有关知识。健康手册等内容需要通俗易懂的进行,让患者理解更为便捷,避免专业术语导致理解困难或者执行差错。网络平台资源可以由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编写,同时也可以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医疗网络推广公司,做好科室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协助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要做好健康教育评估工作,要反馈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充分的意识到只有纠正不良的患者与家属治疗护理意识,才能控制不良行为的产生,避免对治疗护理构成负面影响。

健康教育需要依据实际治疗进度情况做对应内容的安排,在刚入院时主要介绍医院环境与基本的治疗准备工作事项。随着治疗的深入,要不断的观察患者的认知偏差或者不良行为状况,做好患者对应的引导与教育,让其保持良好的治疗规范行为。具体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状况、用药等各方面都要达到对应的标准。指导上要多运用患者与家属能够理解的用语,对于部分专业术语需要做好一定解释工作。术后要指导患者掌握必要的康复活动锻炼,同时说明康复活动与细节恢复工作中的注意事项,避免不良行为导致的恢复功能障碍。一对一沟通可以注重强调患者的突出问题,纠正效果更为明显。健康手册可以让患者与家属自行学习,减少教育工作压力。但是效果不如针对性口头强调更具有力度。

1.3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基护次数、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与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为很满意率和一般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将护理所得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与恢复情况

如表1所示,在基护次数方面,观察组(48.21±10.42)次,显著多于对照组(41.89±12.54)次,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患者护理与恢复情况(`x±s)

骨折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来完善护理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认识程度,由此减少不良认知引发的护理工作阻力,有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也可以有效的辅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状况。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需要有更为专业的护理、医学知识,由此才能在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化繁为简,保持通俗易懂的教育指导,同时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对沟通技巧、心理学有基本的掌握。日常要注重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可以展开对应的工作考核、工作培训与激励制度的设定,通过激励措施与考核工作的开展来引导护理人员不断的精进自身水平,优化自身能力。要做好健康教育的监督评估,从患者那反馈工作开展的效果,提升工作人员执行工作的谨慎专业态度,优化最终的健康教育执行成效。要收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不断的完善工作细节,甚至形成制度化管理,提升执行工作的总体专业性。

总而言之,骨折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樊卫清,杨红.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47-1548.

[2]杨红.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6,(2):323-323.

作者简介:

罗慧娟(1984—),女,汉族,本科,主管护师,甘肃白银市人,工作单位: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主要从事骨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