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王存成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进行治疗,分析组采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两小组采取相同的疗程,以七周为一疗程,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临床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分析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2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22/2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11/2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时,聚乙二醇4000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且其安全性较高,可以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聚乙二醇;安全性

功能性便秘是指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功能性便秘患者本身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继发于代谢病、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因素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1]。患者临床症状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坚硬,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减少,甚至需要手法帮助等表现。为有效治疗,本文针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总结并归纳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临床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被诊断为功能性便秘者;②便秘3个月以上者;③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有原因不明的腹痛者;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者;④哺乳期妇女或孕妇;⑤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将5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分析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51.03±1.20)岁;对照组:男14例,女15例;年龄19岁~78岁,平均(52.97±1.23)岁。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P值均大于0.05,数据从统计结果,不具有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乳果糖(生产厂家:荷兰AbbottBiologicalsB.V.,国药准字H20120387)进行治疗,15ml/次,2次/d。

分析组采用聚乙二醇4000(生产厂家:BEAUFOURIPSENINDUSTRIE,国药准字H20030123)治疗,10g/次,2次/d。

两小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临床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均恢复正常;②良效: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或大便性状恢复正常;③有效: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均未恢复正常,但有明显好转;④无效:临床症状未好转。总有效率=(显效+良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58例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χ2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

分析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2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22/2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11/2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见表2。

3.讨论

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女性多于男性,且与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2]。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发病率高达15%~20%。而北京地区对18~70岁成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3]。

大分子聚乙二醇(4000)是线性长链聚合物,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子,使水分保留在结肠内,增加粪便含水量并软化粪便,恢复粪便体积和重量至正常,促进排便的最终完成,从而改善便秘症状。与传统的药物进行比较,其临床效果有极大地提升。同时临床研究证明,聚乙二醇(4000)的用药安全性较高,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4-5]。此项试验中,分析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2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22/2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11/2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根据上述材料,表明在聚乙二醇4000治疗功能性便秘时,可提高药物的有效率及药物的安全性,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与王燕平等[6]人的研究内容相符,值得广泛应用,提升患者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时,聚乙二醇4000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且其安全性较高,可以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存侠,罗建平.成人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研究,2018,24(1):108-110.

[2]龙小兰,黄楷森,熊国均.硫酸镁与聚乙二醇4000对老年冠心病新发功能性便秘的通便效果观察[J].华西医学,2013,21(5):764-766.

[3]高彦江.聚乙二醇4000散剂联合米雅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5,15(14):44-44.

[4]张华普.乳果糖口服液和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1677-1678.

[5]杨邙.美常安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30):414-415.

[6]王燕平,张琳.乳果糖与聚乙二醇4000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2016,11(9):1371-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