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一季度某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2013年第一季度某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佘冰英林少萍

佘冰英林少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355000)

【摘要】目的通过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了解门诊处方现状,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分析门诊西药房所收集的2013年第一季度不合理处方,查找原因。结果门诊药房每日收集整理的不合理处方中,主要是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比63.35%,其次为不规范处方,占比24.64%,超常处方所占比例最少,占比12.01%。结论医师与药师应不断加强有关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使处方更加的规范合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门诊处方不合理处方处方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22-02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近年来虽加强了处方质量的管理,但医师所开具的处方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的问题仍不时出现,为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笔者对2013年第一季度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门诊西药房每日收集的不合理处方进行汇总,此样本来自全院门诊各专科,2013年第一季度,所收集不合理处方共计1116张。根据2010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的要求,《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药品的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对所收集的不合理处方进行整理统计和系统分析。

2结果

2013年第一季度,所收集不合理处方共计1116张,包含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不合理处方情况见表1。

表1不合理处方情况统计表

类别不合理处方情况不合理处方数量所占不合理处方百分数

不规范处方临床诊断未写或书写不清楚17916.04%

处方修改未注明修改日期60.54%

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121.08%

用药天数不正确454.03%

用法用量等未注明332.96%

用药不适宜处方选药不适宜706.27%

联合用药不适宜131.16%

重复给药121.08%

用法、用量不适宜49544.35%

给药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1119.95%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60.54%

超常处方无适应症用药1008.96%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110.99%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232.06%

3分析与讨论

由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门诊药房每日收集整理的不合理处方中,主要是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比63.35%,其次为不规范处方,占比24.64%,超常处方所占比例最少,占比12.01%。由于我院使用自助刷卡取药系统,药房所接收的均为电子打印处方,因此不存在诸如处方前记内容缺项、未使用规范名称开具处方药品等问题。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占44.35%,远远多于其他类型不合理处方,这与医师录入时错误率较高有关,如用法录入错误、用量录入时单位错误等时常发生,应多加改进,以减少录入错误。

3.1不规范处方情况(1)临床诊断未写或书写不清楚处方占比16.04%,在不规范处方中占据绝大部分。这与医师所开电子处方录入时常有临床诊断录入不全、临床诊断不规范等密切相关。如所开药物含糖尿病及高血压用药,可是临床诊断中仅写高血压;诊断为早孕,处方用药为黄体酮胶囊,此药适应症为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而早孕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诊断不明确。(2)由于医师接诊病人较多,工作繁忙等缘故,时有修改处方时未注明修改日期的现象。(3)由于药品超剂量使用具有发生严重的肝肾损害的可能,医师应警惕超剂量使用药物。(4)用药天数不正确:如急诊科所开处方天数为30天,大大超过了规定的处方天数。根据《处方管理办法》门诊普通处方不能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著名理由[1]。(5)医师所开处方中常有未注明用法、用量的情况,特别是外用药,常有不写用法、用量,仅注明外用等情况。

3.2用药不适宜处方情况(1)选药不适宜:12岁小孩腹泻待查,服用诺氟沙星胶囊,由于其可致关节病变,说明书中规定不宜用于18岁以下小儿及青少年,故选此药不适宜。(2)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用药中含格列齐特缓释片、瑞格列奈片,由于这两者同属胰岛素促泌剂,而降糖药的连用一般推荐不同种类之间的药物联合,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记载,格列奈类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因此两者联合用药不适宜。(3)医师在一张处方中重复开具同一种药物,此通常为录入时出现重复录入而导致;又如两种复方制剂使用时,由于两种复方制剂所含成分中有重复成分,同时使用就会出现重复给药现象。(4)用法、用量不适宜:如尼美舒利缓释片,用法每日两次,与说明书中规定,每日一次,每次一片,整片吞服不符。(5)如医师本应开维生素C片剂,却错开为维生素C注射剂,所开药物剂型错误。(6)如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服用诺氟沙星胶囊,用法每日两次,每次400mg,以及碳酸氢钠片,每日三次,每次1.0g,由于诺氟沙星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两者属于配伍禁忌,不宜同时使用。

3.3超常处方情况(1)无适应症用药占比8.96%,是超常处方中占比最大的,如临床诊断腰痛待查,除了开解热镇痛药外,还开具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此为改善肠内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包括: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症及肠炎的用药,用药与诊断不符,属于无适应症用药;(2)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临床诊断:尿道炎,用药:黄体酮注射液。此药超说明书使用时多数学者认为其具有较强的解痉、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的作用,可用于肾绞痛、泌尿系统结石。医师在处方中未注明超说明书使用的正当理由,应明确诊断,注明超说明书使用的正当理由。(3)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医师在一张处方中同时开具尼美舒利缓释片,以及塞来昔布胶囊。两者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两者药理作用相同,没有合用的必要,合用只会导致胃肠道副作用增加。

结合以上不合理处方情况,经分析,造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一是由于我院部分医师对处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录入电子处方时常出现录入错误,对药物组分、药代动力学性质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知识更新不及时,常凭经验及习惯用药均相关;二是药师对处方判断能力有限,对处方审核不够严格;三是患者主动要求开药,或者用成人卡开小儿用药等现象时有发生。为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应加强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2],同时应加强医务人员对处方管理及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此外还应采取管理干预、信息干预等措施,促进并规范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处方管理办法》编委会.处方管理办法[M].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07.

[2]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管发(2010)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