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卢向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卢向飞

卢向飞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荣成市供电公司山东威海264300)

摘要:电作为人类生活和各项活动的必需品,为了保证电量的正常输送,必须要加强对电力工程的管理力度,尤其是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因为,只有保证了输电线路的畅通,才能确保整个电力工程万无一失。但是,有很多不法分子为了牟取私利,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严重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安全性,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务损失,只有加强管理,坚决打击不法的行为,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技术;管理

1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1.1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是后期施工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做好基础环节施工工作。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岩石嵌固基础施工,灌注桩基础施工,大板基础施工,联合基础施工以及阶梯型基础施工等,下面对一些基础施工过程进行阐述。

1.1.1大板基础施工技术

每个基础施工环节在压力或者水平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弯矩及剪力,在大板基础施工过程中基础底板位置的双向配筋可以应对以上各种力,进而使施工质量有所保证。大板基础施工具有操作较为简便、埋藏深度较浅等优势,在粉细砂以及软土中应用较为广泛。

1.1.2岩石嵌固基础施工技术

岩石嵌固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是借助岩石自身较强的抗剪能力实现提升输电线路基础性能的目的。此种施工技术使用的砼、钢筋以及土方量均较少,并且在浇筑砼时可以不用进行模板施工,施工成本较少,适用于较浅的覆盖层地基中。

1.1.3联合基础施工技术

联合基础施工技术在开挖比较困难以及基础跟开较小的软弱地基中较为适用,此种施工技术的埋藏深度较浅,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整体浇筑方法,基础底板位置的加筋砼可以对任何方向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进行承担。

1.1.4阶梯型基础施工技术

阶梯型基础施工技术的埋藏深度较深且使用砼的量较多,如果施工不当容易出现坍塌的情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此技术进行选用。

1.1.5复合式沉井基础施工技术

复合式沉井基础施工技术在软土地基中较为适用,适用此种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从而提高输电线路整体施工质量。

1.2张力架线施工技术

张力架线施工技术主要指使用张力机或者牵引机对导线进行张拉,之后进行挂线和紧线等环节。其具体施工过程为:①对导引绳进行展放;②在导引绳的作用下实现拉动牵引绳的目的,之后使用牵引绳对相应的导线进行拉动;③在导线拉动至指定位置后对其进行展放;④根据具体施工过程使用相应的方法对放线滑车进行悬挂;⑤对导线进行拉紧处理;⑥根据施工图纸对附件进行安装。在张力架线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施工全过程需要保证输电线路处于腾空状态;②使用直线塔作为具体施工过程的起止塔;③施工人员需要在耐张塔上对进行平衡挂线和半平衡挂线施工。使用张力架线施工技术能够将输电线路和地面的摩擦降至最低,施工时间较短,施工成本较低,适用范围较为宽泛,能够使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1.3冷喷锌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长期露在自然环境中,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外界因素非常容易出现氧化或者腐蚀的情况,使其出现故障问题的概率增加,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地对上述问题进行规避,在输电线路架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冷喷锌施工过程,冷喷锌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和耐高温的特点,并且属于环保材料之一,在提高输电线路抗腐蚀性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提高高压输电线路技术管理对策

2.1建立监测系统,辅助施工技术管理

在高压输电线路技术管理中,为规范施工,明确施工标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出现违规操作问题,保证工程项目安全实施。在高压输电线路技术管理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建立监测系统,对整个高压输电线路技术全程进行高效地监控,辅助高压输电线路技术管理。通过及时监测,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就本工程而言,由于施工内容复杂,需要监测较多,包括:A地到B地主干电力网、特殊电力用户等。在对主干电力网监测过程中,确保装置具备系统母线电压,使枢纽变电站效率不断提高。在监测过程中,保证出线侧质量,注重电源进线侧监视装置安装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控制母线电压对电网带来的污染。

2.2加强线路巡视检修工作

在高压输电线路技术管理中,巡视检查配电线路,及时清理线路故障十分重要。例如,干扰配电线路的树木需要及时修剪工作。再如,为避免配电线路断裂、电线杆碰撞等问题。需要根据电杆实际情况,设置涂抹反光标志,树立警告牌,有效减少配电线路损坏,定期监测铁塔、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所监测应及时问题。因而在本工程中,充分重视检修计划,在提高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预控能力基础上,有效保障检修工作实时性;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前,认真分析勘测数据,保障施工图纸设计合理性,不断保障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减小线路路径长度;夯实线路巡查成效,对转角数据检查,避免出现错记;测量操作规范,不断提高巡查质量,与管理人员进沟通,提高巡查参数准确性。

2.3提升高压输电线路综合素养

管理人员作为施工主体,直接关系到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质量。采取定期培训,提高电力人员电力理论基础,丰富实践工作能力。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严肃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高压输电线路质量。因而在工程中,为落实管理工作,始终重视铺设线路作业,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巡查人员定期对高压输电线路检查,重视高压输电线路登记工作。充分明确责任,有效提高工作积极性,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后,立即解决。重视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加强当地群众思想工作开展。某些群众综合素质存在较低特点,常常出现窃电问题,管理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后,能有效降低窃电情况。

2.4做好高压输电线路技术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高压输电线路技术前期准备工作,有助于提高电网整体水平,完善内容、降低风险。所以在高压输电线路技术管理工作实施之前,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在某工程中,利用防锈防腐蚀设备时,大力开展带电测温工作,有效提高设备性能。通过成立专业小组,从最大程度上降低线路质量事故几率,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而为有效完成线路施工任务,使线路施工作业质量更高,考虑到线路长度直接与重合闸直接关系到成功率,一般电弧熄灭时间能在短路物体滞空时间,而重合闸重合常常具有不稳定性问题,导致电能损失率加大。为有效改变原有情况,使电力资源正常输出,重视资源合理分配。充分调查线路保护装置配置情况,使不同城区实际运行情况具有科学性,有效改善电力资源,提高电路稳定性。

结束语

电力工程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输送电源的重要责任,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因此,必须要保证输送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就需要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如果输电线路出现问题,比如漏电,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为“水火无情,电力亦无情”。在电力工程中一定要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不出丝毫的差错,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稳定、正常。

参考文献:

[1]曹彦章,盖自周.浅议EPC项目管理中实现施工安全质量同步验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1):12-13.

[2]曲丽峰,崔凯,曲艳芬.ABB建造全球最大的海上高压直流系统轻型高压直流(HVDCLight)输电线路高效连接北海海上风电场和德国内陆电网[J].电气制造,2016(0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