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某移民搬迁安置点治理工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安康市汉滨区某移民搬迁安置点治理工程

晁建红陈还虚

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本文以安康市汉滨区某移民搬迁治理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实地踏勘,为保障移民搬迁工程顺利建成,对安置点建设场地由于开挖和原始地貌形成的边坡进行治理。通过室内试验数据结合稳定性计算理论课得出以下结论:1)在现状条件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发生整体滑动的可能性不大。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一不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2)建议对边坡体采取重力式挡墙、锚杆肋柱式挡墙进行治理。

关键词:白河县;地质灾害

引言:安康市移民搬迁政策的推行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收当地地形地貌影响,移民搬迁选址后应对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

1项目区地质环境条件

1.1气象水文

区内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适中、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受地形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南北山区气温低,中部河谷与丘陵区气温高,多年平均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区内降水分布不均,各地差异很大,降水和时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799.3mm,,年内变化差异明显,2月为枯水期,不足1.0mm,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为242.0mm,最高值的月份5~10月均有出现,降水量以7、8、9三个月最多,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

1.2地形地貌

汉滨区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月河穿过区境中部,凤凰山东段座落于汉江月河之间,总的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境内最高点为秦岭佛爷岭,高程2138m,最低点为汉江彭家沟,高程216m,相对高差1922m。安置点建设场地微地貌为山脊,拟建场区位于山梁顶部。山梁两侧为斜坡。

1.3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主要由志留系、第四系组成。软弱片状浅变质岩组:岩性以片岩、板岩、千枚岩为主,岩性软弱,力学性质低,片理发育,各向异性明显,抗风化侵蚀能力差,遇水软化,全风化~强风化带厚数米~数十米,风化岩体呈碎片状,易发生滑坡、崩塌,这些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1.4地质构造

汉滨区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褶皱带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的交接部位。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垂直差异性升降运动明显。月河断裂复活,断裂南侧上升成山,北侧下陷成盆地。晚近期盆地做周期升降运动,形成洪积台地、三级阶地及漫滩。第四纪初,安康~恒口盆地总体抬升,长枪岭一带抬升尤甚,致安康~恒口盆地一分为二。秦巴山区为侵蚀上升地区,始终处于大面积抬升,中生代大幅度的抬升造成山势巍峨与峰峦挺拔的景象。第三纪仍以断块活动为主,强烈的地壳活动,使山体大面积间歇性上升,河流发育,从而沟谷流水深切,形成谷中谷、悬谷、深切河曲、基座阶地等地貌,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地形地貌条件,在降水和外动力作用下,滑坡、崩塌极为广泛,并易产生泥石流。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安康市汉滨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仅在叶坪以北秦岭山地为Ⅵ度。张滩镇位于Ⅶ度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s。

汉滨区曾于1569年5月发生过一次5级地震。从历史上地震的时空分布看,汉滨区地震具有持续活动的特点,但震级一般较低,破坏性不大。

2安置区边坡稳定性计算

2.1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

建设场地微地貌为山脊,拟建场区位于山梁顶部。山梁两侧为斜坡,由于与安置点建设,局部开挖、回填,形成挖、填方边坡,需进行支挡。

依据野外作业资料,安置点场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志留系千枚岩。岩土体具体参数如下表:

地层重度γ(kN/m3)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

粉质粘土20.03018

强风化千枚岩25.5/50

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圆弧滑动法进行计算,以确定堆积层土体产生滑坡的可能性,其计算理论为:

3治理方案建议

张滩镇双庙子安置点边坡为挖、填方边坡,坡体与房屋距离近,边坡产生失稳破坏后,破坏的地质体将直接威胁安置房屋和安置人员的安全,产生的后果很严重,因此本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一级。该边坡强降雨时可能引起滑落、崩塌地质灾害,对坡脚拟建建筑物具有直接威胁,需对边坡进行支挡防护。采取如下防治方案:重力式挡墙、锚杆肋柱式挡墙。在拟建房屋区边坡区设置挡土墙进行支挡。拟设D1、D2、D3、D5挡墙为重力式挡墙,拟设D4挡墙为锚杆肋柱式挡墙。

4结论

1)在现状条件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发生整体滑动的可能性不大。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一不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2)建议对边坡体采取重力式挡墙、锚杆肋柱式挡墙进行治理。

作者简介:陈还虚(1992–),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范秋雁,徐炳连,朱真.广西膨胀岩土滑坡治理工程实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S2):3812-3820.

[2]黄健,巨能攀.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估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20(02):1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