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防洪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谈水利工程防洪措施

马潇郭蔚李梦楚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因而需要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不但能解决水资源有效分配的问题,更能有效治理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更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安全,因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防洪治涝设计,使得整个水利工程规划发挥实际效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措施

1水利工程防洪的特点

水利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防洪是水利科学的一项重要专业学科。防洪措施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从水利工程防洪的特点上看,水利工程根据具体的地势地形,通过改变洪水的天然运动状况,可以起到防洪的目的。现如今,主要的防洪方式是水利工程,在因地制宜地利用水利工程防洪工程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水利工程防洪措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

2水利工程防洪措施

2.1增加安全评估

由于评估环节是对水利工程安全的进一步保证,所以这个环节的存在十分重要。首先,企业内部需要提高对安全评估环节的认识,引起足够重视。其次,想要增加安全评估这个环节,可以推广应用专业性能检测仪,通过使用这种机器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工进行检查的误差。除了进行相关设备的应用外,还可以依靠人工,成立一个专门从事检查环节的部门,不定期的进行巡视和抽查。此外,安全评估环节除了可以被应用在水利工程建造完成后,还可以应用在设计环节,即设计师在进行分析时,要建立一定的模型标准,每一个部分的设计都要做好调整,形成设计和安全评估同时进行的局面,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金和人力资源。

2.2关于堤坝填筑设计

在防洪堤坝工程中,堤体作为其中的重要施工环节,具有有效抵御洪水的能力。另外,堤体作为经受水流冲击的关键区域,必须保障堤体的质量安全,在落实堤体填筑时,需要加大施工质量管理力度,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第一,在完成堤体填筑施工时,要在上下层铺土之间的表面进行松土处理,并开展清理工作,以免表面存在杂质、砂砾等,确保施工区域干净均匀、湿润度适宜、无积水区域,密度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第二,在堤身填筑卸料和铺填环节,施工人员要依据相关标准,确保堤上土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在开展卸料工作时,必须以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保障整体施工面的平整度,对于上、下层分段的区域,要进行错开处理,对于铺料的表面,必须确保该区域湿润度适宜,并将铺土的厚度控制在25cm上下。

2.3细化调研

对于洪涝的高发地点,规划人员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工作。首先要通过网络、书籍、走访等形式了解现场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气象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其次,要根据历史信息掌握该地点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了解当时的解决方法,结合环境及现实条件的变化,研究制定新的防洪治涝方案。另外,除了施工地实际情况的调研,还应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使得水利工程迎合民众需要,降低人为因素干扰。

3灌注支护桩防洪墙方案布置及设计

防洪墙设置二排钢筋砼钻孔灌注桩,在靠近房屋侧设置一排灌注桩直径1.0m、间距1.2m,灌注桩底高程为-4.03m,桩顶设1.2m×0.8m(宽×高)冠梁,冠梁顶高程为11.7m;在灌注桩之间设置二排高压旋喷桩进行防渗,水泥旋喷桩直径0.6m、间距1.2m,靠近房屋侧旋喷桩底高程为5.69m,靠近河道侧旋喷桩底高程为4.68m;灌注桩迎水侧采用0.8m厚钢筋砼罩面,以减轻水流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和增加护岸的整洁美观。另外,为便于市民亲水、游憩,拟在上述灌注桩及罩面前设2.5m宽亲水平台,平台高程为8.08m,平台为0.6m厚钢筋砼平板结构,并采用灌注桩支撑,桩直径1.0m,间距2.8~3.0m,桩底高程为-3.52m。亲水平台外侧设1.2m高防腐实木栏杆;亲水平台与道路采用台阶连接,与现有防洪墙前平台平顺衔接。

3.1优化设计,加强防洪控制

优化设计,加强防洪控制,对强化水利工程防洪至关重要。优化水利工程设计,就是要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强化防控设计,将防洪措施体现在水利工程设计之中,防患于未然。在具体做法上,要把握好五个关键点:一是注重河道的作用,提高河道泄洪排水能力。河道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河道作为渲泄洪水的通道,在设计时应提高河道泄洪能力,限制洪水泛滥。如采取疏浚河道、裁弯取直、改建退建以及及时清除河道内的阻水障碍物等措施,或修建河道流势的控导工程和险工段的防护工程等。二是利用水库防洪。水库对防洪有着较大的作用,水库的防洪一般要兼顾上下游,除了防洪还要兴利,拦蓄部分洪水以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通过调节水库的水资源供非汛期使用。三是善用水闸防洪。水闸既能挡水,也能泄水,设计水闸必须有正确的和足够的资料,完成灌溉、排涝、防洪、给水等多种任务。从水闸的作用上划分,可以分为分洪闸、挡潮闸、节制闸、排水闸,其中,分洪闸是分泄河道洪水的水闸。挡潮闸设于感潮河流的河口防止海潮倒灌的水闸。节制闸调节上游水位,控制下泄流量的水闸。排水闸位于渠道末端,既要负责排除洼地的积水,又要负责挡住外河水位,以减免洪涝灾害损失。四是利用蓄滞、分洪区,减轻河道行洪压力。蓄滞洪区主要是指临时贮存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的河堤外洪水。分洪区兼有滞洪和蓄洪两种作用,在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根据洪水的情况,灵活采取防洪措施,如自流分洪、水闸控制分洪或人为开口分洪等,借以减轻下游河段洪水威胁的措施。五是建立排水系统。水利工程设计在排水系统方面要做好自排工程和机电排水工程。自排工程也就是自流排涝工程,它主要为河道及排水沟。可选择地势较低的江河、湖泊作为自排的容泄区。机电排水工程为弥补自排工程的不足,起到补充排水的作用。必要时,可以采取自排与机电排相结合进行排涝。

3.2构建防治体系

调研和防治标准完成后,规划人员要建设防洪治涝的综合治理系统,使设计成为体系。防洪治涝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规划人员系统地把握。防治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以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设计、建设等各部门的需求进行全面把握,分析防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建设起完善的防洪治涝体系。在决定最终方案之前,要进行工程质量评估,必要时可适当牺牲局部利益,以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确保防治效果最优。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十分迅猛,作为关系国家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巨大,尤其是对于洪涝灾害的控制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规划人员应优化防洪治涝设计,使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从侧面对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层面价值,为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常建军,陈威,糜宁等.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市排水治涝设计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4(04):147-152.

[2]李建州,张勇,段乔.水力模型在深圳新安片区防洪排涝规划中的应用[J].西南给排水,2016(04):19-23.

[3]李前峰.试论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J].智能城市,2017(11):202.

[4]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