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爱心关爱卡在肿瘤内科患者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自制爱心关爱卡在肿瘤内科患者的应用

1 靳洋洋 2 刘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摘要:目的:研究在肿瘤内科患者中采取爱心关爱卡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数据资料时参考不同教育方式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样本来源为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参与诊治的100例肿瘤内科患者,参照组纳入50例行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的患者,实验组纳入50例行爱心关爱卡健康教育的患者,比较观察实验组和参照组肿瘤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焦虑评分、接受程度、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肿瘤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接受程度高于参照组指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指标,统计学组间数据具有检验参比意义(P<0.05)。结论:将爱心关爱卡应用在肿瘤内科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爱心关爱卡;健康教育;应用效果;肿瘤内科患者。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变化,肿瘤患病率逐年增加,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同等医疗环境下,良好的健康行为、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护理,可显著提升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我科室引用爱心关爱卡进行健康宣教方式,设计了专用的爱心关爱卡,关爱卡形状为一个心形图案,把健康宣教文字内容转化为温馨的提示,配合图片将内容生动化,更加直观的阐述文字内容。本次验证分析目标是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参与诊治的100例肿瘤内科患者,报道爱心关爱卡的应用效果。

2资料与方法

2.1基础资料

本次数据统计涉及的100例资料数据均来自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本科室诊治的肿瘤内科患者,将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当做分组参考标准,一组纳入50例患者,参照组女性30例,男性20例,最大年龄数值74岁,最小年龄数值30岁,10例肺癌患者、12例胃癌患者、4例肝癌患者、10例肠癌患者、14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女性30例,男性20例,最大年龄数值75岁,最小年龄数值34岁,12例肺癌患者、10例胃癌患者、3例肝癌患者、11例肠癌患者、14例乳腺癌患者。验证比较参照组和实验组肿瘤内科患者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参比意义不存在。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CT检查以及病理证实均为肿瘤患者。

2.2方法

参照组患者开展肿瘤内科常规干预进行文字版的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开展爱心关爱卡健康教育。

①组织管理。建立爱心关爱小组,组长选为护士长,组员为护师1名、护士1名,让其充分了爱心关爱卡的内容、注意事项,提升教育的应用效果。

②入院宣教。患者入院之后,为患者发放爱心关爱卡,详细为其讲述本医院科室环境、科室人员,以热情和蔼的态度降低患者陌生感,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供基础[1]

③心理干预:一般肿瘤患者都需要长期治疗,且需要承受极大痛苦,十分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休息和饮食,此时护理人员要需要及时和患者沟通,爱心卡上的温馨提示告知患者良好心态的重要性,提升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爱心卡上的图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阐述患者疾病发病原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有关知识[2],同时予以合理生活指导和饮食指导,提升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

④出院指导。爱心关爱卡上出院的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出院后按时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提升生存质量,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2.3观察指标

观察参照组和实验组肿瘤内科患者后健康教育满意度、焦虑评分、接受程度、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AS(焦虑评分量表)统计患者焦虑情绪,采用SDS(抑郁评分量表)统计患者抑郁情绪,分值超过50分表示焦虑抑郁状态。

2.4统计学方法

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参照组和实验组肿瘤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以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对参照组和实验组肿瘤内科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组间数据具有检验参比意义。

3结果

比较两组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使用爱心关爱卡进行健康宣教的肿瘤内科患者满意度96.00%高于参照组普通健康教育满意度68.00%,P<0.05。

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接受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健康教育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与参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不显示数据分析意义;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与参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具有检验参比意义;实验组和参照组健康教育后与教育前对比,P<0.05,统计学具有检验参比意义。

4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肿瘤患者和家属越来越注重疾病防治知识的相关要求,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意识和常识

[3],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适应能力。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是实施者,所以,医院需要护理人员主动积极的与患者沟通,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去关爱患者,普通的健康宣教单文字繁多,护士为患者进行宣教时显得枯燥无味,我科室制作的爱心关爱卡,给患者视觉上一种温馨的感觉,患者感觉到家的感觉,而不是文字的系统化循环,爱心关爱卡的形式,患者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去阅读,也会按照上面的提示去做,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依从性。爱心关爱卡可以消除缓解患者紧张和恐惧感,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奠定基础。爱心关爱卡使用患者范围广泛,护理人员不用根据患者文化程度,背景去挑选合适的健康教育单,一张爱心关爱卡就可以,上面文字加以配图通俗易懂合。本次数据发现,实验组肿瘤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学形成检验意义。综合以上结论,在行肿瘤内科患者中采取爱心关爱卡相比较普通健康宣教单的作用优势更突出,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凌云,王丽红.健康教育在肿瘤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68-171.

[2] 陈晶,任秀芹,徐莉.反馈式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4):3406-3408.

[3] 胡志萍,段玮玮,李亚娜等.专职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4,(17):2096-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