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实施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病案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实施价值探析

陆白洁 房昭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案室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 目的:探析病案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实施价值。 方法:选取近三年100例病案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管理,一组实施质量控制,比较病案质量以及规范性、完整度。 结果:实施质量管理的一组,病案质量、规范性、完整度明显较优,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病案管理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明显提高病案质量,保障其规范性、完整度,促进医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病案管理;质量控制;实施;价值

病案管理是医院工作内容的重点所在,管理质量较高的病案,其完整性和准确性较高,能够更好的辅助临床诊治,对于患者后续的恢复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医院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1]。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收治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管理上的负担也有明显加重,传统的管理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如今更需要保障档案的质量,既往的模式存在明显的缺失,导致很多档案的完整性存在疏漏,无法准确的对患者二次诊治和恢复周期进行合理的指导,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方面的控制[2]。质量控制措施是为提高管理质量而施行,在其他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将之应用在病案管理过程中,希望能够有效促进病案管理质量的提升,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出院的100例患者档案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开展已经征得患者同意,对于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对象,已经予以排除。按照出院顺序的区别,将之分为两组,各有50份病案资料,单数组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双数组设为观察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方法

质量控制措施:

①原始资料采集:在患者出院时,要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包括病案首页、诊断材料、治疗方案、护理材料、检查报告等内容,尤其是要注意核查基本信息,每一个项目都要仔细询问,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流程。核对信息时最好两个工作人员一起,尽可能的减少过程中出现的食物。采集完成后,让患者确认签字,相关医护人员要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签字。

②档案装订:所有档案确认无误之后,将其合理的进行排序,连同封面和封底装订成册,封面上应该有姓名、年龄、档案编号等信息,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填写,同时需要统一规格,封面的填写应该由同一人负责,建议采取打印方式,以免出现自己潦草模糊,或是后续修改的情况,保障档案的准确性。

③信息录入:信息整合完成之后,即可将之录入电脑,录入过程应该两个人一起进行,确保录入信息的正确性,信息录入根据病案编码进行,过程中还要注意电脑储存量,若是剩余空间不足,应该及时反馈并予以处理。

④合理排序:对于纸质档案,完成信息录入之后,即可存档,管理人员要按照合理的顺序摆放,并在档案显眼处做好批注,方便查询、检查。摆放完成之后要做好相关备注,确认无误后进行签字,相应的信息登记处也要做好记录。

⑤质量监督:后续阶段应该注意病案质量的监控,定期进行档案检查,确保其完整性较高,未出现任何信息损伤,同时还要注意档案室的干净整洁,避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保持良好的干燥通风,避免发生霉变,或是出现虫蛀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对档案内容进行弥补,档案检查之后要归回原位,每次检查都要做好相应记录并签字。同时还要注意,档案不能外借,即使是医师要查询,也要在档案室内完成,每次查阅都要做好备注,并由查阅者签字确认。

1.3 分析标准

病案质量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分,分值在0-100之间,分值越高证明管理质量越高,规范性参考病案首页情况,记录填写正确率,书写情况,完整度参考病案所有内容,存在内容缺失则视为不完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代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以(5dd7398a30886_html_83ba4077644d6121.gif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档案质量评分

根据档案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没有出现评分低于70分的案例,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细信息见表1。

1 档案质量评分(5dd7398a30886_html_83ba4077644d6121.gif

组别

例数

档案质量评分

对照组

50

79.72±6.94

观察组

50

87.23±5.48

t

-

6.005

P

-

0.001

2.2.规范性、完整度

根据规范性、完整度检查情况记录结果,观察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细信息见表2。

2 规范率、完整率[n,(%)]

组别

例数

规范率

完整率

对照组

50

40(80%)

38(76%)

观察组

50

49(98%)

47(94%)

χ2

-

8.274

6.353

P

-

0.004

0.012

讨论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对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和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完整的信息能够更好的反应患者病情,帮助临床上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指导,对于一些纠纷的避免也具有积极意义[3]。档案管理需要经过回收、装订、录入、存档等流程,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查阅,因此还需要档案具有足够的规范性,在查阅时能够准确寻找的档案,避免消耗大量时间,这对一些紧急情况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4]。但是随着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不断扩大,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档案出现疏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着力于提高管理质量。

质量控制是档案管理改进的重要方向,良好的质量控制能够降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最大限度的规避其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使得医院效益更加突出,这样也利于节省档案查询时间,避免档案出现缺失、损坏的情况[5]。质量控制从病案制定的各个环节进行干预,从材料采集阶段就开始着重于质量的把控,从原始资料上保障了基本的准确性,装订过程按照合理顺序进行整理,避免了档案出现混乱或是缺失的情况,为避免档案出现损伤,无法寻找参照的情况,会在电脑上进行备份,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进行修复,最后针对存放和检查等内容,保障了较为良好的存放环境[6]。该方案的实施能够尽可能的规避病案管理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保障了档案质量,对于医院管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提高档案质量,档案规范性、完整性也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在病案管理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明显提高病案质量,保障其规范性、完整度,促进医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潘慧, 卢红, 王安,等. 心胸外科患者护理病案质量管理中微信平台应用价值分析[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7(3):406-407.

刘思洋. 医疗档案信息管理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32;119(3):29-31.

董建华. 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现代化管理策略的价值分析[J]. 黑龙江医药, 2017, 30(2):294-295.

郝玉华,宋乃琪. 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现代化管理策略的价值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18):204+206.

罗小丽,黄秋华,沈炽强. 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在终末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 6(3):73-75.

李丽,肖彭,张倩,等. 归档病历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8, 34(8):7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