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中药采购和管理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谈影响中药采购和管理的因素

张迪

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药材分公司 150000

【摘要】中医中药是中国古代对于药物,在疾病治疗方面研究的一种经验结晶,中国自从“神农尝百草”之后,就开始了对于中医中药的研究,从简单的药物的涂抹到现在的机械作业,中医和中药的发展都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同时中药的管理和采购也成为了新的,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中药在采购时的挑选问题和对中药入库后的管理问题,这都会影响中药的质量,本文主要对中药的采购环节和管理环节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中医中药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药采购;中药养护;中药炮制

现代人治病都去找西医,因为西药吃几片就见效,但是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病问题,而中药就不一样了,虽然见效缓慢但是却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让病灶不会反复发作,同时又能兼顾调养身体的各个方面。真正的做到药到病除,虽然中药效果这么好,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意用中药,就是因为有时候中药会也会出现“医的准,药方对,但是药不灵”的现象。这就需要医院对中药的采购和管理严格把关。

1把好中药采购关

在中药的采购中,我们必须保正好中药的质量,因为中药的质量在采购环节就不过关的话,就会让在管理环节所做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采购作为保证中药质量的的第一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中药的采购人员,必须对各种中药的疗效、药性、真假的辨别等专业知识,掌握的非常熟练,对影响中药的各种因素做到详细了解,同时也必须对需要采购的药品做好成本预算。尽快建立健全对药品的管理采购制度,做到让药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和谐并存。

1.1品种因素

中药的品种繁多,同药异名、同名异药现象普遍。一种药材又有多个基源,药材基源品种不同,其所含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也不同。如山豆根有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茎即广豆根和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即北豆根之分。如果方用山豆根,一般该用广豆根,因广豆根中苦参碱的含量远高于北豆根。同样有的地方南五加皮(五加皮)、北五加皮(香加皮)不分,临床上有误服香加皮中毒死亡的报道。药名一定要区分清楚,产地最好也能注明。

1.2来源因素

中医自古讲究道地的药材,而形成道地药材应具备以下因素: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即特有的生态环境;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科学的种植技术。如今因药材资源紧张,许多品种都是栽培引种。这些栽培品因产地的不同,与道地的药材相比,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疗效都会逊于道地药材。

1.3采收时间

中药药材的适时采收自古就被人们所重视。药材的采收不仅要选择适当的生长年限,而且不同的采收季节对其有效成分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槐米的芦丁含量为23.5%,而槐花的芦丁含量为13%;薄荷多在有花蕾时挥发油的含量最大等等。另外对有些药材的采收除注意生长年限、生长时期以外,还应注意采收时间。如青蒿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收,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很大,早上采收的样品中青蒿素含量为0.415%,而中午12时和下午4时采收的样品中青蒿素含量分别为0.577%、0.543%[1J。因此对药材的收购一定要把好采收时间的关,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确保中药的质量。

2严格依法炮制

中药的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中医临床用药的要求而制定的。其目的不仅在于能使药物洁净,便于加工、制剂与保存,且能防腐、防蛀,矫味矫臭,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更重要的是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药性,增强疗效,保证药材质量及用药安全,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加工炮制是提高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2.1纯净度,中药对于药品纯净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中草药中那部分可以入药,那部分不可以入药都有详细的标准,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严格的按照取用标准取用,因为中草药的每部分的疗效都是不一样的,取用的不对的话会导致药物的疗效出现偏差,甚至会导致毒副作用。所以中药的调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药物标准的纯净度,这就对药物的质量的优劣,有了更加严格的审查。

2.2加工,炮制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临床制剂、调剂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技术。传统的炮制学认为中药有其固有的药性,但也可根据临床需要改变其性能和功效。

2.3辅料,采用辅料炮制药材,反映了临床用药的灵活性,以及中药药性与辅料之间的密切联系。根据临床用药要求,参照药物本身性质,选择适宜辅料去炮制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如炙鳖甲经沙炒、醋淬后变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生鳖甲蛋白质煎出率为4.23%,炙鳖甲为49.27%。在炮制时,要掌握好辅料的用量,规格及质量。

3重视库存中药的保管和养护

在中药的保管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药品的养护,大多数药品都会含有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而这些成分对与空气的湿度、环境的温度、甚至是日照的光线都非常的敏感,因此在药物的储存过程中,必须根据药性的不同,进行分开储存,尽最大努力避免中药出现变质问题、蛀虫问题、挥发问题,避免中药的品质下降,影响了入药的疗效。

3.1湿度 ,储存条件对中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当外界环境的湿度过大时,非常容易导致中药出现质量的问题,比如:霉变、变色、蛀虫、变软变潮等,都会导致中药的药性受到影响,这就要求中药在储存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湿工作,保证中药材随时处于一个干燥的环境中,避免了中药材的湿度增加,导致药性流失的情况。同时也必须做到对仓库温度的随时监控,在保证中药质量不会受到影响的同时,也保证中药药效的正常损耗,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3.2温度,一般最适合仓虫生成的温度是18~35℃,相对湿度6O%以上,霉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0~30℃,相对湿度70%以上。为了防止药材霉蛀,药库应该先燃烧硫磺,以杀虫除菌,然后贮存药物,并设法降低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霉菌、害虫的生长。对易霉变虫蛀的中药,可采用密闭法、对抗同贮法、冷藏等保管。

3.3风化对含少量结晶水的药材如明粉、硼砂等,如果存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药物失去结晶水以后,重量减轻,服用剂量亦应随之减少。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因此这些药应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中药的采购和管理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仅有很多影响中药采购质量的因素,在中药的管理中也存在着很多管理问题,让中药在储存的过程中质量下降。让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让药物的临床治疗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对药品的采购环节,加强监督力度,在药品的管理环节加大资金投入,从细节中减少影响中药采购和管理的因素,争取让中医做到药到病除。

参考文献

[1]何润梅.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8).

[2]杨小平, 李爱琴. 影响中药保存的相关因素与对策分析[J]. 陕西中医, 2016(1):112-114.

[3]曹明成, 黄泰康.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J]. 中国药业, 2016, 25(6):7-10.

[4]石晓燕. 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