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帕金森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帕金森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刘碧梅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一科 广东 广州 510510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帕金森便秘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诊断为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干预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的肠鸣音活跃情况、自解大便间隔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肠鸣音活跃情况及自解大便间隔时间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模式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02)。结论:对于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护理效果明显,在临床护理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模式;老年帕金森患者;便秘;干预效果

帕金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可累及神经系统,在病理上表现为不断进行的对称性的神经元损害,该疾病多发人群集中于中老年,且男性多于女性。疾病的典型症状为震颤与肌强直,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各部分缓慢起病,病情逐渐发展,逐渐出现便秘及流涎的症状,甚至在后期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1]。本文主要是为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 2017年6月至2018 年6月入院的120例老年帕金森便秘患者,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存在运动迟缓和至少存在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2项症状的1项,且上述症状是显而易见的,所有核心运动症状的检查按照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干预组共60例,年龄位于54至82岁之间,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对照组共60例,年龄位于58至84岁之间,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性别、身体状况、病情、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其中包括基本保健和医疗护理。干预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喜好合理制定饮食安排,使患者多食用健康易消化的食物,确保患者对纤维素的摄入量以及饮水量,在饮食方面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从而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1]

1.2.2 运动护理

根据患者的身体体征合理制定运动计划,需要保证适量性及合理性,采取不同运动项目相结合的方式,避免患者出现乏味感。对于卧床患者,可协助其进行双桥训练,并结合一定量的步行训练[3]

1.2.3 心理护理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需要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合理的方式调整患者心态,经常性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2.4 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应注重用药规范化,严格遵医嘱用药,对患者展开针对性治疗,并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体征。

1.3 疗效评定标准

护理周期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便秘改善效果,根据患者的肠鸣音活跃情况以及自解大便间隔时间来评估患者的护理疗效。并向患者及其家属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等级,其中总满意度为满意度和基本满意度评分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用(x± s)的形式计量数据,以 t 检验数据,计数数据用百分数(%)和例 (n)表示,以χ2检验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便秘改善效果比较

护理前,评价对比两组患者便秘情况,病症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肠鸣音活跃情况及自解大便间隔时间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得出个性化护理模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护理后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鸣音活跃情况及自解大便间隔时间对比( x±s )

直接连接符 4直接连接符 3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次数(次 / min) 大便间隔时间(d)

干预组 60 4.23±2.14* 1.94±0.78*

对照组 60 2.17±1.52 3.87±1.02

t - 6.079 11.643

直接连接符 6 P - 0.000 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期结束后,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9.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5.0%,对比得出干预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直接连接符 2直接连接符 5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 60 40(66.7%)* 17(28.3%) 3(5.0%)* 57(95.0%)*

对照组 60 23(38.3%) 22(36.7%) 15(25.0%) 45(75.0%)

直接连接符 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帕金森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四大症状,其中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帕金森疾病进展缓慢,且起病症状不明显,通常初始症状表现为少动、行动迟缓或者姿势变化等,在逐渐加剧过程中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提高、自主性神经障、便秘流涎等症状,且帕金森患者由于不良心态,会导致便秘情况更加严重。便秘主要是指患者的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间间隔较长,且具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的症状。对于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可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来改善患者病情[4]。在该研究中,通过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得出,干预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患者的肠鸣音活跃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且自解大便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得出个性化护理模式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模式,显示个性化护理方式对于改善患者便秘状况、提高护理水平、缓解患者抑郁状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且完整性的护理模式,通过对帕金森便秘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便秘症状,帮助病人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上值得应用与推广[5]

参考文献:

[1] 胡桂贤,唐志敏.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9):1740-1742.

[2] 李小琴,刘思思,刘晶. 问题导向干预模式护理对帕金森老年患者心理、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17(6):431-433.

[3] 吴克琴,徐璐. 强化下肢运动训练法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和平衡步行能力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7):1303-1304.

[4] 朱沛沛,王锦玲.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5, 29(30):3820-3822.

[5] 景莉.住院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中国民康医学,2014,6(1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