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作用分析

陈荣 张学凤 * ( 通讯作者 )

南通大学附属江北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48

【摘要】目的:解析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老年痴呆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3+1整体康复护理。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及语言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有利于提升老年痴呆症患者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全面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3+1整体康复护理;老年痴呆症;护理作用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兹海默症,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病症状,晚期患者大多丧失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危害1。持续性、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延缓该病病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护理方案选择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院对比分析3+1整体康复护理与常规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效果,详情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老年痴呆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77.50±9.50)岁。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文化6例,初中文化12例,高中文化12里,大学文化5例。其中,轻度痴呆18例,中度痴呆2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5.00±8.50)岁。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文化7例,初中文化11例,高中文化12里,大学文化6例。其中,轻度痴呆17例,中度痴呆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3+1整体康复护理。(1)评估与护理。①痴呆症严重程度评估采取简易痴呆量表(长谷川)。②定期进行患者身体功能的评估。③采用ADL量表评估患者身体功能,掌握患者需求。(2)康复护理。①轻度痴呆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派发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方式,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度。②指导患者进行延缓大脑衰退速度相关训练。比如:拼地图、夹豆子、手指操等;(3)语言训练。首先,护理人员应评估失语类型,并根据类型差异性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命名性失语护理时,应当强化名称记忆;运动性失语应当重视口型示范,并给予一字一句的面对面教学;(4)自理能力训练。护理人员首先给予患者示范,然后给予口头提示,让患者进行模仿,以实现患者单独完成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吃饭、洗脸、穿衣服、刷牙等;(5)认知功能训练。该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归类训练。护理人员随意指一件物品,让患者尽可能多的说出同类或者与之有关物品的名称。②定向能力的训练。如:在门、墙壁或者其他地方张贴标志或者时间、位置相关信号,帮助其正确定向。③注意力的训练。比如:为患者准备简易棋牌等游戏,指导患者读报、看书等;(6)训练时间。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医生和责任护士一起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30min/次,2~3次/日。

1.3观察指标

①日常自理能力评价采用ADL评分;②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以及命名能力评价选用CRRCAE检查法2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行2检验,计量资料(x±s)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ADL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改善,轻度、中度痴呆患者ADL评分依为:(23.98±6.4)分、(35.83±6.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8.58±6.2)分、(42.83±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语言能力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听理解能力、命名能力、阅读能力评分依次为:(58.35±22.15)分、(42.22±3.2)分、(72.33±2.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1.15±17.22)分、(38.35±5.15)分、(55.19±18.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已超过400万人,为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成为医学界得以深思的重要问题3。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升患者生活能力至关重要。

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主要包括:①分阶段以及分期评估;②健康教育;③认知训练;④预见性护理。该护理模式坚持“患者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将整个护理流程予以细化,分阶段予以评估病情并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显著减缓病情进展,有效改善患者记忆,提升患者认知及自理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3+1整体康复护理患者护理后,ADL评分与语言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3+1整体康复护理有利于提升老年痴呆症患者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全面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卢佩兰.《3+1》整体康复护理方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8):1089-1091.

[2]曹俊杰.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0):61-62.

[3]印波.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中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探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9):104-106.

[4]施丽丰.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养生保健指南,2016,(37):115-115.

通讯作者 :姓名:张学凤,民族:汉,性别:女,籍贯:江苏,职称:主管护师,出生年月:197509,学历: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