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中心的护理质量及管理研究

/ 2

辅助生殖中心的护理质量及管理研究

翁秋英,况沂,周金花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摘 要:目的:探讨生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和管理对策。方法:将我院生殖中心治疗的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安全隐患产生原因,比较两组护理安全相关数据、护患矛盾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历的及时归档率、手术室空气细菌监测的不合格率、患者使用假证件率、护理用药错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患矛盾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生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原因的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护患纠纷。

关键词:辅助;生殖中心;护理质量;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生殖中心治疗的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男68例,女112例,年龄26-43岁,平均年龄(33.4±3.6)岁;对照组180例,男71例,女109例,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1.8±3.9)岁;人工授精350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861周期;本生殖中心中,共有7名护理人员,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

1.2 方法

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实施安全管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健全制度:参照卫生部相关要求,结合本院自身特点,制定生殖中心工作相关的准则、制度,并由专人和制定部门负责监督规范管理,使护理服务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②病理管理:使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减少纸质病历,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建立电子病历系统,设置特定的权限,使医、技、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正常浏览病历,但不能够相互之间篡改病历,进行严格的审核归档之后的病历更是不能够进行修改,由专门的部门负责进行保管。③隐私保护:对患者人格给予最大的尊重,保守秘密,检查及治疗操作过程实施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对患者的心情给予充分的理解;检查操作进行的过程中除必须的工作人员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场,在其它场合不可谈论患者的任何信息。④专业能力及法制观念培训:定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加强业务能力和专业操作水平,杜绝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的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进行合理排班,保证做到新老搭配,充分重视交接班、节假日工作衔接,避免发生任何纰漏。⑤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通过每周一次的健康讲座、面对面沟通交流、派放宣传小册子、电视宣传片等宣教方法,使患者深入地了解人工授精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知识,促使患者配合护理工作,从身心健康、生活、饮食等方面进行有效调整,从而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相关数据比较。见表1。

5dd4e5aec6b3b_html_fba13250e9406197.png

2.2 两组护患矛盾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见表2。

5dd4e5aec6b3b_html_cf6d649944e79c14.png

3 讨论

3.1 生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首先,生殖中心的内部护理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新型技术,我国尚未提出标准管理制度。医院生殖中心包括实验室、护理和医疗三个部门,三者相互衔接又各自独立,其交叉衔接的工作比较多。尤其是护理工作极为繁琐,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完成自身本职工作,同时还需作为医生助理协助医生完成医疗工作,在缺乏护理标准制度的状态下,容易出现差错,引发护理纠纷。

其次,病历管理繁琐。进行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的患者需先进行门诊治疗,并拥有完整病历,以便于在接下来治疗周期内,总结以往周期患者妊娠、受孕、胚胎发育等情况,因此需反复调阅患者尚未归档和已经归档的病历,这一期间容易导致病历不能及时归档,出现遗失状况。

再者,患者隐私安全。在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下,性生活、性能力和生育密切相关。不孕女性会有挫折感、自卑感,不育男性会产生非真正男人感觉,因而不愿意被外人所知。然而,在生殖中心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常涉及患者隐私话题,比如能否射精、性生活次数等。在病史询问期间可能使患者资料外泄。同时,因诊断、治疗需要,患者需反复暴露自身性器官,容易引发患者不满,导致护理纠纷。

最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辅助生殖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涉及男科、妇产科、生殖生理、遗传学和心理学等。当前辅助生殖技术偏向于实验室,但护理人员培训则明显较少,使护理人员普遍缺乏该技术专业知识,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知识面有较大差距,引发各类护理安全隐患。少数护理人员还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淡薄,工作态度不够严谨,服务意识较差,容易诱发护理纠纷。

3.2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对策

首先,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制度是评估护理工作质量的标准,也是保障医院工作秩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生殖中心需参考国家卫生部对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医院生殖中心特点,建立护理人员管理制度、行为准则、消毒隔离制度、仪器管理制度、患者随访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手术室工作制度、胚胎废弃制度和保密制度等,使得生殖中心各项护理工作均有据可循。

其次,强化病历管理。使用电子病历和电子病历的存储归档功能,将护理人员自纸质病历整理、粘贴、打印和交接等繁琐工作内解脱。同时,建立安全保障制度,增强应用权限管理,生殖中心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相互浏览患者的资料,但不能任意篡改,非生殖中心工作人员不可随意进入病历系统。对于只能通过纸质形式而存在的病历资料,比如患者知情同意书、证件复印件等,在建立病历至患者完成治疗期间,都需要由医护人员交接签名。

再者,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力度。在病史询问期间,应在封闭空间进行,保护配偶隐私。在阴道超声等生殖器官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表示同情、理解,关好门窗,不可有过多进修、实习医生围观。同时,护理人员需耐心同患者解释,获得其配合,态度陈恳,动作轻柔,禁止取笑、挖苦等。

最后,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等,增强其法律管理。同时,增强其业务素质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预防其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出现护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葛文颂,徐明谦,武晓燕,王亚楠,王娜.生殖护理领域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4):96-98.

[2]张维,林志梅.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治疗中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63.

[3]万蓉,陈晶晶.微信平台在辅助生殖中心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32):17-18.

[4]曹学华.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中心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