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1 张英华 2 李静

1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机动第一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卫生队 辽宁省 盘锦市 124000 2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医院 河北省 定州市 073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评估临床心内科应用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对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例数=200例),对照组(例数=100例)在进行治疗的期间施予其标准药物疗法,实验组(例数=100例)在进行治疗期间施予其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对实验组、对照组取得的治疗效果展开组间的分析和对比。结果:在疗效对比之中,实验组经治疗之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胆固醇、甘油三酰、低密度脂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高,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用不同的疗法进行治疗,会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接受标准药物疗法进行比较,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应用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之中可保障其血脂水平的改善,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他汀类药物会加重患者的肝脏负担,在进行药物应用时需要按照其肝肾功能状况进行用法、用量的调整,经过调整药物应用状况可保障其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疗效;心血管疾病;不良反应;序贯疗法;标准疗法

近些年来因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生活治疗提升,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呈现出上涨的态势,且患者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1]。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例数=200例),旨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评估临床心内科应用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对疗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论述:

1.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心内科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例数=200例),经回顾性展开本次的分组研究,对照组(例数=100例)在进行治疗的期间施予其标准药物疗法,实验组(例数=100例)在进行治疗期间施予其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男女所占比例为56:44,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为(64.29±2.01)岁。实验组男女所占比例为58:42,年龄41-87岁,其年龄均值为(65.36±3.83)岁。患者、家属在治疗方案前已了解治疗方案,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已将肝肾功能损伤、药物过敏、感染性疾病、妊娠期、精神疾病、肿瘤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在外,分析和比对实验组患者资料、对照组资料,在研究结果之中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例数=100例)在进行治疗的期间施予其标准药物疗法,患者在确诊之后进行抗凝治疗。其中主要是应用低分子肝素(剂量=4500U)进皮下注射,每日两次。抗血小板聚集之中,应用阿司匹林(剂量=100-300毫克)进行口服治疗。冠状动脉扩张:给予患者单硝酸异山梨(剂量=40毫升)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改善其心肌缺血状况分析:施予其丹红注射液(剂量=40毫升)进行静脉滴注。

实验组(例数=100例)在进行治疗期间除了进行标准药物疗法之外,还施予其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每日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剂量为80毫克。按照患者个人的身体代谢状况进行药物服用时间的安排,在患者出院之后每天应用剂量降低至40毫克,出院的第二个月将药物剂量降至每天20毫克,并且同时需要应用其他他汀类药物展开序贯疗法,并将干预方法进行联合。

1.3统计学研究

在进行分组数据的分析、统计时主要应用软件PPSS22.0,其中在分组计数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时经(n%)对相关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关于组别间计量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x±s)对相关的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组别间的检验水准采用P<0.05对数据展开核对,此次研究中组别间P值对比若小于0.05,则可判定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的比对和分析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心绞痛共1例)、3.0%(3例患者肝功能检查异常);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心绞痛共7例、5例患者为心肌梗死,3例为心源性猝死、急性血栓共4例)、0.0%。实验组经治疗之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经治疗之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高,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

2.3两组患者血压的比对和分析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酰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3.06±0.62)mmol/L、(1.38±0.15)mmol/L、(1.60±0.43)mmol/L;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酰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4.47±0.31)mmol/L、(1.78±0.34)mmol/L、(2.54±0.52)mmol/L。实验组经治疗之后其胆固醇、甘油三酰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比对照组低,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继续上升的趋势,这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2]。他汀类药物可对内羟甲戊代谢途径进行抑制和阻断,经过反馈性刺激其细胞膜表面以降低受体活性,进而保障血脂和胆固醇的降低,最终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经治疗之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胆固醇、甘油三酰、低密度脂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高,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概而言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用不同的疗法进行治疗,会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接受标准药物疗法进行比较,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应用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之中可保障其血脂水平的改善,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他汀类药物会加重患者的肝脏负担,在进行药物应用时需要按照其肝肾功能状况进行用法、用量的调整,经过调整药物应用状况可保障其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茂红,张婷婷.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03(16):42-44.

[2]本刊编辑部,BYRNE P,CULLINAN J,GILLESPIE P.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论文摘要汇编——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基于爱尔兰队列的指南和患者偏好建模[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1):2523.

[3]张雪琴,穆耶赛尔·依明,阿丽米热·阿不来提,陆晨.不同他汀类药物及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8,18(07):3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