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探讨

王进荣

山东烟台栖霞市人民医院 山东 烟台 2653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针灸治疗,统计其用穴思路。结果:在对6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统计,其应用穴位最多的有阿是穴、夹脊穴、足三里、阳陵泉等,其中最常见的穴位配伍有阿是穴与曲池、阿是穴与阳陵泉、阿是穴与夹脊穴等。结论:在临床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针灸治疗中,多选取阿是穴进行治疗,多选取夹脊穴为刺激脊髓神经。

关键词: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主要由皮肤组织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症,该疾病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结膜炎、后遗神经痛等症状,以此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该疾病在春秋季节病发率较高,且其病发率呈逐年提升的趋势。本文意在研究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为提高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出可行性方案,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年龄55岁至63岁,平均年龄(58.5±2.4)岁,体重51.8kg至64.7kg,平均体重(56.3±4.4)kg,男性30例,女性30例。60例患者中病理部位在腰背部有25例,上肢的有11例,下肢有15例,颈肩部位7例,胸胁部位2例。60例患者平均病程(3.21±1.22)月。

入选标准:(1)60例患者均符合《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的相应诊断标准。(2)60例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详细过程。(3)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有带状疱疹病史,且治愈后出现持续疼痛。

排除标准:(1)有心脏、肝肾等严重内器官疾病者。(2)有恶性肿瘤患者。(3)有糖尿病者。(4)耐受性低于正常水平者。(5)有严重认知障碍者。(6)带状疱疹没有治愈者。(7)妊娠期孕妇。(8)不配合治疗者。

1.2方法

给于60例患者针灸治疗,具体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进行。由医师依据患者病发部位不同对其进行诊断,确诊和确定病变部位后对其行针灸治疗,针灸使用器械一律选取我院华佗牌0.28mm×40mm的一次性针,参考患者详情选取适当穴位行针,针头与患者皮肤呈15-20°,平缓刺入20-25mm即可,随后采用行平补平泻针灸手法进行疏导,以患者实际情况而定,治疗时间控制在15-20min。一日一次,七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即可。随后由专业医务人员对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的症状进行观察,并统计60例患者在治疗中选取的穴位。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统计对比6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无效率以及各穴位选取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t和X±S表示计量单位进行抽样检测,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治疗,其经过针灸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无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8例,占据总体的96%,接受针灸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的患者有2例,占据总体的4%。其中在针灸治疗中穴位选取率最高的为阿是穴,总数达到45例,占据总体的75%。其次是夹脊穴,选取总数达42,占据总体的70%。此外足三里选取20例,占据总体33.33%,阳陵泉选取21例,占据总体35%,太冲选取19例,占据总体31.66%,曲池选取16例,占据总体26.66%,合谷选取16例,占据总体26.66%。

讨论

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在病程中和治愈后均会出现神经痛的症状,而其疱疹症状完全消失后依然存在神经痛或持续疼痛超过30d即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该疾病会长时间导致患者局部疼痛,以此影响患者日常正常生活,病情严重者或病程较长的患者甚至极易出现免疫力下降或心理疾病,以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

中医针对该疾病主要采用针灸疏导刺激的方法进行治疗,据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常选用的穴位有阿是穴、夹脊穴等。在中医中常认为后遗神经痛是由经络不同造成的,而针灸通过对疼痛局部阿是穴进行刺激,达到疏通脉络的作用,以此达到中医中“痛则不通”的治疗原则。而针灸选取夹脊穴在中医中通常认为其能达到祛瘀通络的作用,在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能缓解其中枢过敏化,以此达到治疗效果[3-4]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在针灸治疗60例患者中75%选择阿是穴进行治疗,70%选择夹脊穴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高达96%。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用穴思路为选取阿是穴为局部疏导治疗,选择夹脊穴为刺激脊髓神经丛治疗,以此为治疗原则通常能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强, 张议文, 王健.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探讨[J]. 吉林中医药, 2017, 37(2):191-194.

[2]李冰. 针灸联合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 北方药学, 2018, 15(10):40-41.

[3]刘畅, 张海龙, 殷国巍.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免疫机制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7, 33(8):49-52.

[4]王一皙, 陈健. 针灸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 34(3):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