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持干预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心理支持干预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

阳小红

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八病区,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干预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方法 以100例癌症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均在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将患者进行平分,将其中50例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以常规护理为依托,增加心理支持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通过测量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医学应对问卷及生物化学治疗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患者自我感觉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比较,观察组的MCQ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互比较后得知,观察组QLQ-CC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癌症化疗患者,除常规护理之外,增加心理支持干预能缓解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缓解患者回避或屈服的心理,使得患者勇于面对疾病,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物化学治疗生活质量,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支持干预;癌症化疗;改善;自我感受负担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癌症化疗患者,从2018年6月~2019年2月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中选取,纳入标准:①符合癌症评定标准;②生存期>1年;③思维清晰,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②不参与研究,中途退出者;③生存期低于1年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将患者进行平分,将其中50例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以常规护理为依托,增加心理支持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0.8~78.8岁,平均年龄(57.39±3.48)岁;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1.4~79.1岁,平均年龄(56.78±3.51)岁。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以上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比较。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勤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流程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化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

观察组(n=50)以常规护理为依托,增加心理支持干预,具体为:(1)成立心理支持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医师及国际心理咨询师组成,各个成员明确自身职责,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疑惑,分配给小组成员具体的工作内容,多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诉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评估患者各种不良的心理情绪,为患者制定专门的护理计划;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认真剖析患者存在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培训。(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收据的数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保质保量完成每日护理工作,促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3)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心理咨询师对患者的不健康心理作出明确指导,并及时进行疏导,使得患者的悲观情绪得以缓解,内心的恐惧感得以消除。化疗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周期,花销较大,患者容易产生较大心理压力,担心增加家庭负担,因此,容易放弃治疗。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加强其对疾病的了解,采用安抚的方式,告知其检查治疗的必要性,讲解检查治疗,生命周期得以延长的具体案例,使得患者增加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①自我感觉负担包括: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心理负担及家庭负担4个条目,1~5分评分,1分表示从不,2分表示偶尔,3分表示有时,4分表示经常,5分表示总是,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感觉负担越重。

②医学应对问卷(MCQC),包括三类应对策略,分别为面对、回避与屈服,患者按照导语自行填写,根据自身情况选取一项回答问卷内容,按1~4四级计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倾向使用该种应对策略。

③采用生物化学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心理机能及社会职能等,共4个维度,3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感觉负担评分结果比较

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患者自我感觉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自我感觉负担评分结果比较(分)

组别

经济负担

情感负担

心理负担

家庭负担

对照组(n=50)

21.35±3.28

18.48±2.01

29.54±3.89

28.56±3.27

观察组(n=50)

14.01±1.78

11.02±1.02

20.14±2.05

19.58±2.01

t

2.516

3.027

4.541

4.208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MCQC评分结果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MCQ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MCQC评分结果比较

组别

面对

回避

屈服

对照组(n=50)

16.58±3.04

17.25±3.47

12.58±3.25

观察组(n=50)

20.21±3.58

14.02±2.58

8.25±3.02

t

3.057

3.025

4.251

p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QLQ-CCC评分情况

相互比较后得知,观察组QLQ-CC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QLQ-CCC评分情况

组别

躯体功能

情绪

心理职能

社会职能

对照组(n=50)

80.52±5.62

81.25±4.58

80.25±4.28

81.21±4.07

观察组(n=50)

98.54±6.25

99.58±5.69

98.14±4.58

97.58±3.25

t

3.254

3.658

3.254

4.041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我国多数人“谈癌色变”,认为癌症就是不治之症,接受任何治疗都是无用功,不可能治愈,还会增加家庭开支和家庭负担,因此,很对癌症患者直接放弃治疗,导致治疗工作无法进展。据临床有效数据调查研究,大部分癌症患者存在自我感觉负担的情况,认为疾病需要人照顾,给他人带来麻烦;担心死亡给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自我负担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情绪,使得患者心理及生理存在较大的压力,无法从消极情绪中抽离出来,不尽影响治疗效果,更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针对患者存在的自我感觉负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成立专门的心理支持干预小组,邀请专门的国际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通过心理护理,使得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疏导。通过心理支持干预小组的干预,为患者提供分享、沟通、宣泄的机会,使得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得以释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化疗带来的恶心、呕吐反应,使得患者的生物化学治疗生活质量量得以改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增加心理支持干预后,患者经济负、情感、心理及家庭方面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明显改善,且患者的MCQC评分及QLQ-CCC评分得以明显改善,回避能让人暂时忘记痛苦,转移注意力,化疗阶段患者经历与癌症抗争的过程,此阶段及时给与心理支持干预,能帮助患者采取积极心态面对疾病,能帮助患者释放内心压力,激励患者有足够信心与癌症打持久战,而回避甚至哭泣,能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使得患者保持平和心境,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

综上所述,针对癌症化疗患者,除常规护理之外,增加心理支持干预能缓解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缓解患者回避或屈服的心理,使得患者勇于面对疾病,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物化学治疗生活质量,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洛利, 鲁豪果, 朱伟伟. 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0):211-212.

作者简介:阳小红;出生年月:(198028日)性别:女,籍贯:湘,职位:护理,学

历:本科,研究方向: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