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及其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及其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研究

杨志伟

株洲市二医院 412005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及其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状况,如疗效、疼痛状况、肛门括约肌功能等。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术前肛门括约肌评分差异小(P>0.05),研究组术后12hVAS评分、肛门括约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肛瘘接受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疗效明显,且肛门功能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受影响较小。

【关键字】高危肛瘘;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括约肌;肛门

肛瘘指受病理因素干扰,人体直肠或肛管与肛门附近皮肤互通的管道发生异常,此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中,且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1]。临床按照疾病类型可将其分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高位肛瘘特征为术后疼痛感明显、复发率高、病情复杂,部分病情严重者需永久带瘘,干扰其日常学习和生活。近年来,因人们排便习惯、饮食习惯、生活等发生变化,高位肛瘘发病率逐年攀升。现治疗此疾病的主要方式则为手术,以往多给予挂线疗法治疗,其疗效日益不理想。报告称[1],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高危肛瘘疗效更为明显。现纳入80例高危肛瘘患者分组讨论此点: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其治疗方式分组讨论80例高危肛瘘患者(均于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就诊)。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满足《肛周脓肿和肛瘘诊治策略——解读美国和德国指南》[2]中高位肛瘘诊治标准;②满足手术指征;③患者与其家属均同意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因特殊感染或外伤导致的高位肛瘘;②合并心衰、肾衰等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病史、精神性疾病者;④无法接受椎管内麻醉者;⑤合并结直肠炎、艾滋病等疾病者;⑥瘢痕、过敏体质者;⑦哺乳、妊娠者。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4-65岁,平均为(39.4±1.1)岁,23例复杂性高位肛瘘,17例单纯性高位肛瘘;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6-64岁,平均为(39.6±1.2)岁,22例复杂性高位肛瘘,18例单纯性高位肛瘘。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方法

术前6h禁食和水,并备皮,用肥皂水进行清洁,术前0.5h肌注0.5g阿托品和0.1g苯巴比妥钠。对照组接受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取截石位,常规消毒肛周皮肤,椎管内麻醉。探查瘘管走形和内口位置,确定主引流切口。并在肛缘外相应部位做放射状切口,保证肛瘘走形与切口位置两者一致。探查引流口到内口状况,并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做放射性切开,如此过程中与肛管直肠环有接触,则将橡皮筋扎内口部位并拉紧结扎。若内口、外口两者方向不一致,可将外口附近硬结组织先清除,修剪创缘呈梭状,主引流口和外口间用橡皮条进行引流。脓腔内腐烂部位用刮匙刮净,再冲洗引流条、腔隙。如脓腔处于内口之上,置管引流。检查创面,无出血后,伤口用凡士林纱条填充,加压包扎。

研究组接受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体位、麻醉方式、选择主引流口等均与对照组相同。用探诊检查引流口到内口间的状况,主引流口部位做切口,保留肛管直肠环。将内口切开后,明确内口附近黏膜瓣状况,结扎,降低术后出血率。钝性分离肛管直肠环肌,置入探针,并用橡皮筋结扎,钝性分离部位与主引流口部位均悬挂引流。如内口与外口方向不一,处理方式与对照组一致。检查伤口后,此后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1.3 指标判定

依据疾病诊断标准评估疗效,有效:体征指标稳定,症状改善程度> 30%;显效:创面愈合良好,异常体征、症状均恢复正常,或症状、体征改善程度>80%;无效:病情持续恶化,或无改善。

术后12h时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状况,分值为0-10分,0分表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术前、术后4周时用4级评分法评估患者肛门括约肌状况,0分:正常,肛门无漏液、无漏气,可良好控制大便;1分:肛门括约肌功能好,肛门无漏液,但偶尔会出现漏气;2分:仅可控制成像大便,控制气体、稀便功能较差,偶尔会出现粪液、粪便溢出;3分:大便无法完全自控,频繁漏液、漏气。

1.4统计学方法

VAS评分、肛门括约肌评分等为计量数据(5dd4a42aa7389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 ±s),总疗效等为计数数据(%),均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中处理,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疗效

研究组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详见下表1:

1:比较治疗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研究组

40

23(57.50)

14(35.00)

3(7.50)

37(92.50)

对照组

40

11(27.50)

18(45.00)

11(27.50)

29(72.50)

x2

--

--

--

--

5.5411

P

--

--

--

--

0.0186

2.2 VAS、肛门括约肌评分

术前肛门括约肌评分差异小(P>0.05),研究组术后12hVAS评分、肛门括约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2:

2:比较VAS评分、肛门括约肌评分(分,5dd4a42aa7389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s

组别

例数

术后12hVAS评分(分)

术前肛门括约肌评分(分)

术后肛门括约肌评分(分)

研究组

40

3.12±0.12

3.21±0.05

0.26±0.02

对照组

40

5.32±0.11

3.22±0.06

1.20±0.03

t

--

85.4731

0.8097

164.8869

P

--

0.0000

0.4205

0.0000

3.讨论

近年受多种因素干扰,肛瘘发病率逐年攀升,临床多给予手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手术存在创伤性,对人体有损伤性,特别是高位肛瘘者,瘘管位置高,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术后易发生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愈合速度缓慢等状况,所以进一步提升手术安全性,确保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2],已发展为现肛肠科的主要研讨课题。本研究中研究患者接受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疗效、VAS评分、肛门括约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改良手术比传统手术更具应用价值。改良手术术中根据挂线切割引流,挂断肌束肛管直肠环部位,多数肌束可得到保留,并给予橡皮条结扎,确保其引流畅通,肛门括约肌得到保留。另外,此手术中,可利用橡皮筋将内口位置做出移动,避免堆积粪便,降低感染危险性[3]。传统手术中切割肌肉需用橡皮筋持续将其收紧,患者疼痛感强。改良手术则用虚挂橡皮条的方式干预多数肌束,肛门括约肌受到的刺激性得到明显缓解,疼痛感轻。综上,高位肛瘘接受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疗效明显,且肛门功能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受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毛龙飞, 储正达, 胡智亮. 定向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10):2066-2067.

[2]丁曙晴, 丁义江. 肛周脓肿和肛瘘诊治策略——解读美国和德国指南[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12):1224-1226.

[3]王军, 黄美近, 朱丽. 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切开挂线术与虚挂术治疗高位肛瘘手术疗效及肛门功能保护效果比较[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10(2):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