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术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切开复位内固术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曹帆

娄底市骨伤医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术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6月~2018年10月,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一组给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一组给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别作为普通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6%(48例),比普通组的82%(41例)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可有效恢复患者足部功能,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术;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效果

跟骨关节内骨折在骨折疾病的发病率约在3%左右,是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跟骨关节作为人体承重量较大的一个骨关节,对手术治疗后关节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1,2]。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中公认的效果较好的手术方式,为进一步明确切开复位内固术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文章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6月~2018年10月,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一组给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一组给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别作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普通组患者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8.5±2.9)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左侧骨折患者15例,右侧骨折患者3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7.2±2.6)岁,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左侧骨折患者17例,右侧骨折患者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分组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X线片检查均确诊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及其家属自愿进行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病理性骨折患者;排除陈旧性骨折患者;排除合并多处骨折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排除依从性低的患者。

1.2方法

普通组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明确骨折位置后,给与腰硬联合麻醉,指导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后,使用克氏针在X线引导下经跟骨结节后下方外侧1cm位置进针,针尖达到骨折线后停止进针,握住患者患肢,将足背向前足跖屈,手持针尾撬拔塌陷的骨折块,并复位骨折处。克氏针至达丘部半月状下部后,略超过骨折线,针尾向后压,保持针尖上翘,纠正下部骨折片,撬动并复位塌陷骨折块,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复位满意后,经足跖屈位打入克氏针,至跟骨前方跄骨位置,确认无角度丢失后,对小腿进行管型石膏塑形,术后4~6周拆除石膏,6~8周取出克氏针,8~12周视情况展开康复训练。

实验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给与腰硬联合麻醉,指导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后,在根骨外侧打开L型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组织,显露骨外侧骨膜,对骨膜实施钝性分离,显露骨折关节,使用3~4枚克氏针进行企鹅库皮瓣“不接触”牵开,直视下复位骨折,并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整个关节面整复之后,使用人工植骨填充缺损骨块,复位满意后,置入解剖钢板,使用螺钉固定,内置引流管,逐层缝合皮肤,术后给与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使用Maryland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系统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评分90~100分为优;评分75~89代表良,评分50~74分代表可,评分低于50分表示差,优良率=(优+良)/50*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值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表1: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分析

组别(n=50)

优(n)

良(n)

可(n)

差(n)

优良率(n/%)

实验组

37

11

1

1

48(96)

普通组

25

16

4

5

41(82)

X2

6.2564

P

<0.05

实验组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6%(48例),比普通组的82%(41例)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方式虽然对患者损伤较小,但由于无法直视骨折以及复位情况,很难保证将骨折处复位至理想效果,且易发固定不良、位移、恢复畸形情况[3]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则能够在直视下完成复位操作,并应用植骨修缺损的骨块,完整的修复塌陷骨块,对骨折处的复位效果更为良好。切开后以解剖钢板和克氏针进行固定,可以确保固定妥善,减少位移等不良情况的出现[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6%(48例),比普通组的82%(41例)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说明:切开复位内固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对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更佳有利。虽然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术均能够有效复位跟骨关节内骨折,但预后疗效是关键,一旦固定不稳定,出现松脱、位移情况,就可能导致骨折愈合畸形,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引发足部功能障碍[5]。采用切开复位内固术所应用的解剖钢板依据患者骨折情况进行修型剪裁,符合患者的骨折面骨折需求,固定方式上也比较灵活,可以依据需求选择多个固定点。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可有效恢复患者足部功能,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涛,杨云峰,李兵等.内侧撑开技术辅助下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3):197-202.

[2]李秀梅,王小健.应用闭合撬拨复位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闭合性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8):1099-1102.

[3]李景光,陈先进,吕维宝等.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6):1449-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