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影响

张倩

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需行急诊手术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95例,根据救治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抢救;观察组52例使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救治情况。结果:研究组救治成功率明显对照组及MEWS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院外及院内救治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显著缩短颅脑外伤患者院外、院内救治时间,改善预后,进而显著提升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救护理流程;急诊手术;重症颅脑外伤

重症颅脑外伤为常见急危重症,指受外界暴力作用,造成的颅脑组织损伤;患者通常昏迷6h以上或再次发生昏迷。随着社会发展,因交通事故、高空坠物重击头部情况频发,使得重症颅脑外伤发生率逐渐增多,且患者健康影响极大,颅脑损伤将致使患者发生意识障碍、肢体障瘫痪、失语等症状,脑干损伤将导致呼吸障碍、脑疝等,若不能及时予以救治干预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对医护人员抢救速度及现场护理、救治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为开展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存活率,我院特分析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实施救治工作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5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根据急救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19.5~68.6岁,平均(40.11±6.89)岁,损伤类型:脑膜外出血15例,脑挫伤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研究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19.7~71.5岁,损伤类型:脑膜外出血18例,脑挫伤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所有患者均有交通事故、高空坠物等意外事故受伤,且患者均为18周岁以上成年人群;且患者受伤后昏迷时间均≥6h(或出现二次昏迷),对比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流程,值班人接到求诊电话后,询问患者病情,及时出诊救治。研究组行优化急救流程;(1)急救团队建立:挑选院内工作经验丰富(≥3年),责任性强、个人素质良好的医护人员、护工及司机建立专业救护团队,并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紧急救治手段,当接到急诊电话后需立即做出反应,掌握患者损伤病症,迅速准备急救需要的器械、药物等物资,并在3min内登车出诊,快速到达救治现场。(2)优化现场救治流程:在赶往救治现场过程中,可通过电话详细了解患者病症特点,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患者保护,做好急救对接工作;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需及时判断患者病情,排除威胁患者生命因素;对于出现心脏骤停情况患者,需及时予以CPR,并建立氧气通道及俩条静脉通道,对于出现严重脑部创伤、出血或骨折患者,需立即予以止血、包扎处理或骨折固定;现场急救工作需以“先救命,再治病” 为原则,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后,迅速将其送往医院;在护送过程中需加强全程生命体征检测;(3)院内救治:在返回途中,联系院内工作中开发绿色通道,并根据患者病症特点制定手术救治方案,联系手术室准备手术物资及器械,到院后对患者在此进行颅脑损伤检查,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术中借助呼吸机予以患者持续供氧,加强心电检测及生命体征检测,以避免脑疝、颅内高压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心理安慰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院前救治时间(医护人员到达现场至救护患者入院所用时间)、院内救治时间(患者入院后至手术时间结束时间)及救治成功率;患者经救治后,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脱离生命危险;并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对患者病症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体温、意识、血压、呼吸等方面,MEWS分值越高表示病症越严重,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

1.4统计学

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院外(院内)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MEWS评分明显低更低,救治成功率更高(P<0.05),见表1。

1比较两组各救治指标

组别

n

急救成功率

院前救治时间

院内救治时间

MEWS评分

研究组

对照组

x2/t

P

52

43

-

-

51(98.08)

38(88.37)

7.464

0.006

8.56±3.25

11.49±4.62

3.619

0.001

20.63±4.02

25.94±5.85

5.224

0.000

6.25±2.11

11.06+±3.28

8.637

0.000

3讨论

重度颅脑外伤指患者头部遭受外界暴力引起的颅脑损伤,多由突发意外所致;病症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症凶险等特点,需及时予以患者抢救措施,以控制其病症恶化,挽救患者生命。因此,在重度颅脑外伤救护过程中对护理流程要求较高,以缩短患者接受治疗时间,保障患者健康。

在重度颅脑外伤常规救治流程中,由于救治流程不规范,医护人员间及家属间配合存在缺陷,将延长救治时间,不利于患者病症控制;而本研究中,我院通过优化护理救治流程,对于常规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缺点进行全面改进,以提升救治水平。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主要是将院外、院内抢救工作进行全面优化,建立高素质、高水平救治团队,合理分配抢救团队人员配置,并加强家属与医护人员间配合,优化对接流程,可为患者抢救工作争取宝贵时间,可大大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P<0.05)。

综上所述,对颅脑外伤患者优化护理流程,进行急救干预,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急诊手术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对保障患者健康,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林林, 曾燕梅.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72(7):101+103.

[2]许宝兰. 分析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43)101-102.

[3]韩晶, 陈少军, 杨春林,等. 拉莫三嗪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术后认知功能及癫痫发生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4):501-503.

[4]侯桂红, 陈虹, 曹军华. 分级护理模式在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对预后康复影响的研究[J]. 新疆医学, 2017, 47(7):780-782.

[5]于岩岩, 山广慧, 金娜. 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8):68-70.

[6]张家明, 徐进宇, 黄国荣,等. HC可视喉镜在重症颅脑外伤伴颅底骨折患者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 26(6):442-445.

[7]张明. 丙泊酚与异氟烷全身麻醉对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手术后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20):2854-2857.